□谢朝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贵州山川秀丽,雄奇俊美,人杰地灵,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风淳朴,处处洋溢着浓浓的高原豪放之气,有着厚重的民族历史和灿烂的民族文化。清道光年间文学家麟庆《鸿雪图记》一书说:“余按黔中,奇峰插天,势极雄秀;间气钟之,人亦类然。”正是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滋养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和书画家。有号称西南巨儒莫友芝、郑珍,诗书画三绝杨龙友;有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思想家王阳明;有当代著名画家宋吟可、王松年、杨抱林、王渔父、方小石等,何伊华便是之后在国画造诣上的较著名的老画家。 何伊华先生是贵州省郎岱人,1952年随父母移居贵阳,1956年贵州民族学院艺术系附中招生,何伊华考入该系附中,读书期间便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作品经常发表在《边疆文艺》、《中国青年报》等多种报刊。毕业后考人贵州大学艺术系中国画专业学习,随后几年在全面学习中国画的基础上进入宋吟可人物画工作室,专攻中国人物画,同时受教于著名画家王渔父、孟光涛。1963年大学毕业后,为响应党的号召,带头到边远地区工作,自愿分配到高寒山区贵州威宁民族师范学校。之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工作,作品入选第四届全国美展及各种国内外大型美展并获奖,其艺绩入编《世界现代美术家词典》、《中国艺术家名人录》、《中国当代名人录》等多部辞书。获中国书画名家、中国书画百杰等荣誉称号。 何伊华先生在美术创作上,涉及领域多,并能取得辉煌成就,与其对艺术拥有的天赋和执着是分不开的,同时其文化修养、艺术修养、人格魅力更造就了其艺术的高品位。早年创作的连环画、版画较多,后逐渐以创作人物、山水、花鸟为主。何伊华先生的创作主张要求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表现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表现自己的审美观点,要基于传统而不死守传统。在他的《有感于美术创作与创新》一文中,他说“对于传统要继承,要发扬;对于外来文化要借鉴,要吸收,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和发展。”“不能引起共鸣的美不是真正的美,不能引发他人感情上共鸣的艺术不是真正的艺术。”何伊华在贵州威宁生活多年,国画创作多以贵州乌蒙高原少数民族及黔中山川入画,喜画牧羊场景,生活味极浓,人物神态生动,无论是牧羊女还是老大爷,都体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从山羊与人物的温馨的“对话”中,情感表现跃然纸上,极富诗意。何伊华的国画在技法表现上主要应用大写意的表现方法,注重笔墨应用,尤善水墨,注重意境表现,用笔潇洒,大气磅礴,淋漓尽致,注重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神态刻画,并把个人的情感、审美意识完美结合,很好地把握了传统与现代审美观点,让观者容易产生审美共鸣和审美愉悦,真正做到了张彦远说的“意存笔先,画尽意在。”王守仁赞叹贵州山水“天下之山萃于云贵。”生于贵州,表现贵州山水,是所有贵州画家的情之所归,在何伊华笔下,贵州的山水同样是其表现的主题,他表现的山水,雄奇秀美,云蒸雾罩,充分体现了贵州的地域特点和气候特征。 何伊华先生在美术创作、学术造诣上成就斐然,更是在从教生涯中做到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榜样,如清朝画家方薰所言“笔墨亦由人品为高下。”画品如人品正是何伊华先生的真实写照。 1984年后,为组建筹备安顺师专艺术系,何伊华调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先是担任美术科负责人,最初开办职高班,后开办成人大专班,1995年何伊华、王晓比、赵庆玺几位老教师在艰苦的环境下成立艺术系,同年开始招生,何伊华任艺术系主任,其间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多次评为先进教师,获教书育人奖,1998年获贵州省先进教师称号。初见何伊华老师是1996年我分配到在安顺学院(原安顺师专)工作以后,那时何老师已经五十有余,身体微胖,精神矍铄,笑容可掬,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学生和老师多称何老师为“何老”。专业上何老师是著名艺术家,教学上何老师对学生又是一位谆谆教导、不厌其烦的好老师,教学多以示范为主,从不空讲大道理,每一笔每一划,都极其认真投入,作品还没有画完,学生就已经开始在争抢了,何老师总会开玩笑说:“送你们可以,不要争打起架来就行了。”教书育人,在何老师身上,我们深有体会,课余时间就是何老师和同学摆龙门阵的时间,何老师就会提起他在威宁时的怎么下乡采风画画,生活怎么艰苦,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应该珍惜学习机会,不辜负家人,每个在何老师教导下的学生不惹事、能吃苦,勤奋好学,专业上进步都很大。何老师做事言行一致,亲力亲为,每次搞展览,何老师会和我们一起搬展板,布置画展,很多学生都会抢着不让他做,让他指导就行了,他就会乐呵呵地说:“我还没有到动不了的地步嘛!”。有时我们和何老师带学生外出采风,他也会戴个草帽顶着太阳和学生一起画画,在山上随便吃个馒头喝点山泉水就接着画。何老师不仅在美术教育上倾力奉献,同样热衷公益事业,在“爱我中华修我长城”作品义卖活动中捐画30余幅;在参加全国扶贫基金会组织的义卖活动中,捐画两幅;参加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全国夕阳红老年教育基金会活动中,捐画两幅。正是何老师这样的教学风范和人格魅力,至今影响着我,影响着整个艺术学院,乃至安顺的艺术界。 现在何老师退休已近二十年了,身体大不如从前,前年去看望他的时候,他说现在艺术学院发展到现在这样全靠我们的努力,其实没有何伊华老师他们几位老前辈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创办艺术系,也没有艺术学院的今天。何老师一生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和对教育事业的真诚奉献,是我们学习的典范,徐渭的“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正是何老师的一生的艺术成就与在教育事业上的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