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
奔赴在脱贫路上的“兵支书”

2020年1月21日第02版

分享到:

□本报记者 姚福进

在紫云,有一群退伍后扎根乡土的“兵支书”,他们以先进的思想观点、发展观念,以及优良的生活和工作作风,获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带领群众向深度贫困堡垒宣战,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抓基建、兴产业、谋发展,逐步改善家乡的生产生活环境,让山村更美、百姓更富。

誓叫穷村焕新颜

紫云自治县大营镇百花村,东与黔南州罗甸县,南与黔西南州望谟县接壤,曾是一个交通闭塞的贫困山村。

2013年,退役11年的舒启凡被推选为百花村党支部书记。起初,村里的工作推进不如人意,遭受不少群众的质疑,为时刻激励自己,舒启凡写了“莫言攻坚难,吾辈干为先;劈开荆刺路,康庄大道宽。”这句话贴在办公桌前。

舒启凡回忆,当年,他带头发展的第一片经果林,因效益不明显,受到不少村民的质疑;他带头开挖的通组路,因中途没了炸材停工时,群众到他家聚餐的苦楚。

然而,让舒启凡感叹最深的,当属百花村连接望谟、罗甸的两条柏油路修通,以及尅(座)百(花)通村柏油路通时,村民们满是笑容的喜悦。

经过几年的奋斗,百花村路通了、电稳了,饮水有保障了,来自大营全镇的200多户贫困群众搬离深山,入住百花村百惠社区。

百惠社区成立那天,舒启凡特意穿上军装,面向国旗鞠躬敬礼!

近年来,百花村完成“组组通”19条,打通岩山区断头路两条、新建产业路5条,庭院硬化、串户路全覆盖;全村种植皂角2800亩、核桃400亩、黄金梨400亩、魔芋127亩(套种葛根52亩),新建鸡舍65个3250平方米,建成养牛场一个,建成4000平方米的蔬菜大棚一个,种植菌草100余亩,全村实现户户有脱贫项目,人人有增收门路。

心系群众奔小康

“要想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选对好班长,脱贫奔小康。”这是猴场镇小湾村的口头禅。

2013年,退役回乡的阮文乔被推选为猴场镇小湾村党支部书记后,在阮文乔的带领下,小湾村党员群众共同努力,一步一个脚印从党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抓起,短短几年间,小湾村容貌焕然一新。

近日,记者来到小湾村和平组肉鸡养殖场,饲养员正忙着给鸡苗喂水。

“小湾村和平组的肉鸡养殖产业,是村合作社与四川德康公司合作,以‘企业+村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来发展。”阮文乔说,该肉鸡养殖产业带动52户贫困户增收脱贫,由两户贫困户来代养(饲养管理),代养户每年可获得5至8万元的收入。

在小湾村卡益组,大山中一条弯弯曲曲的柏油路从山丫向两边延伸,一头连接牛场村冷水组接通乡(四大寨乡)县道公路,一头连接小湾村田坝组接209省道。

为加快推进小湾村的发展,阮文乔带领村支两委,加强村里道路、住房、饮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实现饮水管网全覆盖,群众饮水安全有了保障;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提升工程,确保群众用电稳定;完成危房改造56户,通信基站2个,实现全村居住点通信网络全覆盖。

干字当头战贫困

“干部怎么干,群众眼里看;在脱贫战线上,要做到轻伤不下战场,重伤不下火线;在困难和贫困面前不能退缩。要想群众荷包鼓起来,就得调优产业结构发展现代农业。”这是板当镇尅混村党支部书记王飞虎在村务会上常说的话。

王飞虎曾服役某武警部队,在完成大学学业后,2017年回乡担任尅混村党支部书记,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兵支书”。

“当时刚回乡的我,与乡亲们打交道的时间少,任职之初,颇感压力不小,心里有些慌,有点两眼一抹黑的感觉。”王飞虎说,,担心自己做不好,辜负领导的信任和乡亲们的期望。

王飞虎深知,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因信任,村民们才选举你担任村支书,要不辜负村民们的期盼,只有把责任扛在肩上,在决胜决战脱贫攻坚战中,必须带领群众闯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

要致富首先解决水、电、路。在王飞虎的带领下,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帮助下,2018年,全村“组组通”、串户路、庭院硬化实现全覆盖,全村安装太阳能路灯165盏,饮水管网实现全覆盖,群众饮水安全有了保障。

去年秋季,尅混村成立“村社合一”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全村30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成为合作社社员,依托坝区(500亩以上)优势,种植甘蓝400亩,甜荞200亩、紫花苜蓿40亩;建成育苗大棚20个,准备种植西瓜30亩;建成鱼塘11亩。

谈起尅混村今后的规划,王飞虎有自己的想法,他希望能够依托尅混村较好的生态自然资源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把尅混村打造成乡村旅游目的地。

安顺兵支书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