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金胡,我要两只鸡,三只鹅,麻烦你帮我称好后算一下总的价钱。另外两名同志也需要,你一起称好……” “警官,你们平时帮了我们很多忙,鹅就送你们一只吧?” “咦,不行不行,事情一码归一码,该咋样就咋样,不能乱来。” …… 1月14日,在紫云自治县宗地镇山脚村,韦金胡家院子异常热闹。这一天,虽然天下着细雨,院子地面隐约可见雨水堆积,但毫不影响鸡、鸭、鹅等家禽相互追逐嬉戏;这一天,山脚村驻村干部来到韦金胡家,想从他这里买几只散养的鸡鸭…… 韦金胡说送驻村干部一只鹅,是真心实意的;驻村干部说事情该咋样就咋样,不能乱来,也是掏心窝子的话。 2017年,安顺市公安局群众服务中心接访窗口的韩志刚,根据组织安排被派驻山脚村开展扶贫工作并任第一书记。来到山脚村,进村入户走访时,韦金胡家的情况,让他几度心痛难眠。韦金胡和老伴,都60多岁了。大约7年前,韦金胡的儿子因病去世,孙子又患先天性眼疾,加之欠有外债7万元左右,儿媳妇在儿子去世后选择了离开。 孙子患眼疾不能上学,两老要照顾孙子不能出门务工,一家人的生活该怎么维持呢?解读政策、依托政策助其渡过难关,成了韩志刚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为切实让政策在韦金胡家“落地生根”,他和扶贫工作队一起商量,无论如何一定要帮助韦金胡一家,于是,亲自驱车带韦金胡的孙子韦亮到安顺的医院检查眼睛,多方协调为韦亮争取残疾补助、为韦金胡两老办低保,一件一件要办的事情,让韩志刚一时间忙得不可开交。 可是,光靠拿残疾补助和低保过日子不是办法,韦金胡一家得有收入才能把外债还清。为帮韦金胡一家打通收入“症结”,韩志刚带队与村支两委、驻村工作组进行座谈,理清帮扶思路,结合实际,确定以土鸡、鸭子等养殖为发展方向。期间,还积极协调师资力量,为韦亮送教上门,助其打开就学渠道。 2018年,韦金胡一家已经脱贫了。目前,欠下的债务也已还清,其每个月还有两千多块收入。 2020年1月14日,当记者驱车两个多小时到达韦金胡家,满院子绿意盎然的竹子、宽大的院落、干净的房间,无不给记者留下了好印象。 这一天,韦金胡一边喂牛,一边告诉记者:“之前我们两老都不知道生活要怎样过下去,亏得驻村干部们的帮忙,我们才有今天。特别是韩书记对我们家的关心,怕是这辈子都无法报答了。” 这一天,韦金胡说接近年关,无论如何都想送一只鹅表达心意,可是韩志刚说什么都不肯接受。 这一天,韩志刚不像往常一样因为担心韦金胡家的情况忧心忡忡了,他穿着引以为傲的警服,笑容满面地和韦金胡拉家常,和韦亮说话谈心,和驻村干部说:“扶贫工作快结束了,但咱们对乡亲们的感情,永远没有终点……” 据了解,两年前,和韩志刚先后来到山脚村一起开展扶贫工作的,还有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民警汪彪、西秀公安分局东关所民警景虹宇。该村共有9个村民组11个自然村寨,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贫困人口263人。当时,村子没有任何产业,想要组织村民召开一个集体会议都是难事。经过扶贫,现在村产业基本起来了,还修通了通组路、入户路,安了路灯,村民种植的佛手瓜长势良好,养的猪、牛,也有了相应的收益,红芯薯更是进入了安顺各大超市,村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腰包也越来越鼓了。目前,全村只有7户贫困户未脱贫。 扶贫工作不是高速公路,并不能一通到底。在这条路上,有迂回,有过程,要带领村民全部摘掉贫困的帽子,只能暂时舍弃陪伴家人的时间。驻村工作队成员景虹宇,已经一个多月没能回家了,面对刚出生50多天就生病的孩子,面对妻子的理解和宽慰,在村委办公室,景虹宇只能掩面而泣。“扶贫工作是一种选择,更是一份责任。”驻村工作队成员汪彪说:“之所以舍下妻子和孩子,是我知道山脚村有更多人需要我,我希望在父爱缺席的日子,大女儿能帮我照顾小儿子,待扶贫工作结束了,我一定会好好补偿她们……” 接近年关,山脚村大部分村民都在自家的柴房熏起了腊肉、香肠,家家户户,都忙着为过年准备。看着村寨年味渐浓,韩志刚看了看远山不断升腾的雾,说:“期盼过年能回家陪陪90多岁的母亲,哪怕只是呆在母亲身边一宿,已觉心满意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