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婷婷 詹艳 实习记者 王小欢 “搬到社区后,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安排我加入社区服务老年团,每月有400元的工资。去年底,我又当上了楼长,工资也增加到每月700元,现在加上我和老伴的养老金、低保金,生活不愁。”在西秀区彩虹社区,62岁的搬迁户丁光荣高兴地给记者说起了自己搬迁后的感受。 搬迁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源自安顺着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后半篇文章”。 2019年以来,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后续工作“五个体系”要求,我市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重心从搬迁为主转向做好后续扶持工作,努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2019年4月,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现场观摩会的代表实地观摩了我市西秀区彩虹社区安置点、普定县鑫旺大市场安置点和玉兔山安置点,“怎么搬”和“搬后怎么办”的安顺经验和做法,得到省外代表点赞。 “十三五”期间,安顺市计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82020人。 截止2019年底,安顺市共建成集中安置点84个,完成搬迁入住82104人,占计划搬迁人数的100.10%,其中,搬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6676人,占规划搬迁规模75181人的101.13%。 构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让搬迁群众“住得放心” 王中义一家从猫洞乡中心村搬到普定县定南街道办鑫旺社区易地扶贫安置点。入住新房后,他感受最深的是社区服务的贴心和生活的舒适便利:“搬迁入住特别方便,只要把相应的证件交给社区中心服务人员,就可拎包入住,包括医保、养老保险全部帮我们办妥。” “两个大的孩子在鑫旺六小读书,小的就在小区上幼儿园。”王中义三个孩子的上学问题,在社区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 (下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