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是发展的活力。黄果树旅游区今天取得的发展成就,与不断改革创新密不可分。从最初的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到今天的黄果树旅游区,黄果树旅游区在改革创新中实现一次次突破,旅游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深入、旅游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旅游产品体系逐渐健全、产业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构建起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1977年,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开始筹建,那时的黄果树还鲜为人知。1980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黄果树风景名胜区正式成立,自此,黄果树风景区踏上了改革创新的征程。从1980年6月省政府批准成立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到1999年成立中共黄果树风景名胜区工作委员会和贵州省黄果树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再到2016年8月13日黄果树旅游区的正式挂牌成立,一路走来,各项改革创新持续推进,机构改革顺利完成,政企分离发展模式进展顺利,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旅游业态进一步丰富,门票经济现象逐渐消退。特别是黄果树旅游区的成立,使得黄果树、龙宫和大屯堡三大景区实现一体化规划、建设、管理、营销和发展,助推黄果树旅游区旅游实现“井喷式”增长。数据显示,黄果树旅游区日均游客2万余人,旺季超过3万人,游客量年平均增长率达40%,2018年接待游客达到2642.5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70.15亿元。 如今,黄果树旅游区紧紧围绕旅游“新、老六要素”布局旅游业态,农旅、文旅、体旅、商旅有机结合,精品民宿、康养休闲、旅游商品、实景演出、会展节庆、乡村旅游等发展迅速,“民宿135工程”、“餐饮333计划”等业态项目快速推进。 黄果树旅游区将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综合管理水平,努力完善景区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高水平谋划、高效益打造、高精准保障”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升级,重点打造黄果树特色旅游小镇、龙宫特色旅游小镇,加快旅游服务基础设施提质升级,进一步培育和丰富旅游业态,全力打造“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