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坝,脱贫攻坚热潮涌

2018年6月22日第01版

分享到:

□王明领 本报记者 陈斌

夏至节,锄头不能歇。走进平坝的田间地头、农户家中、山野坡上,随处可见扶贫干部忙碌的身影,抓产业,建新房、硬化道路……一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总决战正在上演。

贫困不除,誓不罢休

“脱贫攻坚是一场没有退路的背水之战,必须誓师立令、勇往直前”。在全区脱贫攻坚誓师大会上区委书记芦忠于如是说。决心化作行动。面对43个贫困村7个深度贫困村4万多人的贫困群众,平坝区千方百计做好农业产业“八要素”,大力推进“五步工作法”,向贫困发起总攻。

脱贫攻坚,谁也不是局外人。在体制机制上,平坝探索建立了“1+4+N”工作架构。“1”即成立平坝区脱贫攻坚总决战领导小组,将全区9个乡镇(街道)划分为四大战区,分别由四大班子主要负责人任战区指挥长。“4”即在领导小组统筹指挥下,成立脱贫攻坚协调办、脱贫攻坚总决战业务工作组、脱贫攻坚总决战督查组。“N”即在各个行政村组建村级脱贫攻坚作战指挥部。出台脱贫攻坚总决战实施方案及15个配套子方案,对全区脱贫攻坚进行详细周密的安排部署。

同时,推行“一包到底”责任机制。明确43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包保43个贫困村,每周到村工作不少于3天。81名单位“一把手”分赴各村担任“帮村书记”,各单位分别派出一名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形成“双书记、双保险”的帮村模式。全区2517名干部按照“54321”要求,实行干部包保,责任捆绑。将每周二、周六定为“扶贫工作日”,干部下乡雷打不动,一本扶贫经念到底。

此外,还将区直部门单位分成三类,按照一类单位25%、二类单位50%,三类单位75%比例派遣干部组成驻村工作组,组建1042个扶贫突击小分队,吃住在村,不脱贫不撤兵。强化脱贫攻坚作风督查,定期晒出 “红黑榜”“成绩单”,对反面典型及时曝光,对工作扎实、脱贫成效好的党员干部进行表彰、提拔重用,以正向激励点燃脱贫攻坚激情。

硬仗不赢,决不收兵

产业扶贫、农村公路“组组通”、易地扶贫搬迁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是攻坚之要。全区党员干部与群众心连心、“一块苦”、“一块干”,让群众有奔头、有想头、有盼头、有劲头。

要致富、先修路。8个深度贫困村大多地处山高路远,交通不便的西部片区,道路是制约发展的瓶颈。

“不搬迁的村寨要通公路,不能通公路的村寨要搬迁”。平坝区开展脱贫攻坚农村公路“组组通”大决战,完成“组组通”52.09公里,硬化联户路62万平方米,硬化庭院42万平方米,实现了“五通”,即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组组通水泥路、户户通联户路、家家庭院硬化。

一路通,百业兴。许多山货飞出山旮旯,成为抢手的特色货。地处边远的齐伯镇关口村小黄姜、林下养鸡等踏上了“进城快车”,羊昌乡大陈寨村折耳根也得益道路通达提升,俏走豫川渝。

(下转3版)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