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代表团第二次会议

2016年12月21日第02版

分享到:

□本报特别报道组

12月20日下午,出席中国共产党安顺市第四次代表大会的12个代表团分别在各自代表团会议室召开代表团第二次会议。来自全市各条战线的党代表紧紧围绕曾永涛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安顺市第三届委员会所作的《凝心聚力抓发展 建设秀美新安顺 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展开热烈讨论。

“安顺创造了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速度,尤其是‘十二五’以来,GDP增速、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连续几年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代表们为过去五年安顺的发展点赞;

“安顺狠抓平台建设、助推‘四化’同步发展,积极实施‘5个100工程’,工业园区、城市综合体、小城镇建设、旅游升级版、农业园区建设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旅游升级版、创建全国军民融合示范区等工作先后纳入全省、全国示范点建设,创造了安顺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谈起安顺五年来取得的成绩,代表们如数家珍;

“报告对今后五年提出的总体要求、奋斗目标及工作措施,符合中央、省委的精神,符合安顺当前的战略定位,目标明确,为‘凝心聚力抓发展 建设秀美新安顺’指明了方向。”放眼未来五年的安顺,代表们激情满怀;

“报告明确提出了‘五个启示’,为今后五年安顺接好接力棒,跑好中途跑,持续打好‘一二四’攻坚战定下了主基调。提出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建设秀美新安顺提供坚强的保障。因此在安顺未来五年的发展中,务必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为推动安顺全面持续发展‘助跑跳’。”代表们为安顺发展建言献策……

在近4个小时的讨论中,代表们踊跃发言,一致认为报告高瞻远瞩、立意深远、主题鲜明、实事求是,对我市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既高度概括,又点面结合,正视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未来五年的发展指导思想明确、目标任务具体、办法措施有力,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奋进。

赵德洪代表认为,报告充分体现了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呈现“五个大”的特点,一是“大套”,和国家、国际接轨。把中央、省委的大战略、大思路融汇在安顺的发展中;二是“大气”,既体现了对‘一二四’攻坚战的继承,又体现了对大数据、大扶贫的创新;三是“大美”,勾画了安顺发展的美好蓝图,谋篇布局融入了“五型城市”、“新型城镇”发展理念;四是“大爱”,从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中体现了对人文的关怀;五是“大力”,确定八个方面的抓手,是做好安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

“全域旅游”是安顺的特色名片之一,“军民融合”是安顺发展的突出优势。对此,代表们纷纷建议要抢抓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在稳增长、优结构、提质量上下功夫,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激发发展活力,推动军民融合,争创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将安顺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山地旅游目的地。

扶贫开发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过去五年,我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并将该项工作贯穿到“十三五”时期的工作中深入抓好抓实。来自关岭自治县龙潭街道办事处的代表李用华认为,报告为关岭带来了三个发展机遇:一个是大扶贫战略行动机遇;二是生态关岭建设机遇;三是高铁经济机遇。龙潭办将结合自身实际,以关岭生态建设引领办事处的发展,全力以赴抓好脱贫攻坚,抓好党的建设,夯实基层基础,以党建促脱贫,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小康。

成就鼓舞人心,目标催人奋进。来自基层的赵启菊对能成为一名党代表倍感荣幸,同时也感到肩负的使命:“我一定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回去后结合我们村的发展实际,努力带领村民发展经果林种植和林下养殖产业,走出一条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脱贫致富新路子。”

五年来,安顺经济发展带给人民群众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获得感。对此,杨芝斌代表说出了他的切身体会:“过去五年,安顺经济社会取得的发展干部群众有目共睹,城乡建设发生了大变化,城市变大了,环境变美了,道路变宽了;农村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产业链条不断拓宽,生活环境不断优化,一个个美丽乡村变成了一个个精致的景区。”

冬日的严寒挡不住代表们火热的激情,每一个代表团讨论现场,代表们或圈、或点、或画,职责不同,关注报告的重点也各不相同。他们标注的是对幸福新生活的向往,讨论的是秀美新安顺发展蓝图!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