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穷窝”筑“富窝”
——镇宁马厂镇茂良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见闻

2016年9月12日第02版

分享到:

□本报记者 伍水清

马厂镇茂良村地处镇宁自治县西南部,该村山高坡陡、环境恶劣,“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群众在行路、喝水、上学、看病、安居、致富等方面莫不艰难。

怎样才能让群众不难?今年以来,马厂镇不断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实施力度,为茂良村争取各项扶持资金150余万元,帮助16户48名贫困人口整体搬出了“穷窝”,在全市走出一条新时期贫困地区“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的精准扶贫之路。

“穷窝”缘何变成“富窝”,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是马厂镇茂良村易地搬迁脱贫给出的答案。

搬得出:让群众愿意搬 主动搬

雨后秋初的清晨,镇宁自治县马厂镇群山萦绕,山顶笼罩着薄雾,雾重烟轻、美轮美奂。汽车在山道上行驶,沿途看到一排排新建的农家平房,白墙青瓦,笼在薄雾里,如一幅水墨山水画。这个画一样的地方叫茂良村以莫组,是马厂镇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安置点房子大小不一,有125平方米的大户型,也有75平方米的小户型。目前,安置点内通上了干净平坦的水泥道路,节能路灯、小广场、垃圾池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新居民来自1.5公里外的茂良“旧”村。

安置房屋刚完工,村民鲁熊贵就和家人急不可待想搬进来,他说:“住久了又破又窄的房子,看到新房屋,谁不想早点搬进新房来住。”与原来半山坡的小村庄相比,茂良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无异于“富窝”。

8月26日,茂良村16户48名贫困人口在马厂镇行政人员的帮助下,实现整体搬迁。为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今年以来,马厂镇创新投融资机制,以易地搬迁项目为平台,在镇级财力不足的情况下,积极向上争取支持,先后得到移民、水利、供电、财政、住建、扶贫、农业、民政等部门约81.8万元的资金和物资支持,搬迁点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就当自己搬家一样,思考群众搬家中会遇到的难处,很多问题就解决了。”马厂镇党委书记杨猛说,政策引导、设施先行,了解群众所需,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才能确保“搬得出”。这是该镇说服群众从拒绝搬到想搬、自愿搬的重要“法宝”。为保证政策宣传到位、思想动员工作到位,马厂镇党政班子成员带头,利用夜间休息时间,深入农户家中,一对一宣传、推心置腹劝说,及时消除了群众疑虑,帮助群众放下思想包袱。

根据当地农村老百姓的习俗,该镇特地为搬迁户集体举行乔迁典礼,在典礼上,对搬迁户进行每户2000元奖励,对群众过上新生活表示祝贺。

稳得住:想群众所想 忧群众所忧

鲁熊贵的妻子韦正芬一大早就围着鸡圈,小心翼翼拾掇个不停。韦正芬说:“刚领养过来的小鸡苗,要‘贵养’,明年过年,还期待卖个好价钱呢!有了这些鸡苗,这新房住得踏实多了。”

韦正芬回忆,为了搬迁的事,她与丈夫争吵多次。鲁熊贵意见颇大:“如果搬进新房,还靠着门前三亩地吃饭,那么,新房总有变旧的一天,穷日子却没变,不如不搬!”

事实上,鲁熊贵的“不满”,代表了茂良村大多数易地扶贫搬迁户的顾虑:一是没事做,只靠种地,过的还是原来的穷日子;二是搬迁费力费财,如果守着新房坐吃山空,还不如不搬。群众的顾虑,则代表了政府部门的考虑:搬得出,关键要稳得住。

为此,马厂镇特别制定了短期发展规划,在短时间内解决搬迁户“稳得住”的问题。群众搬到安置点后,在镇政府帮助下,成立了茂良互助发展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搬迁扶贫项目资金入股、搬迁农户利用搬迁补偿金入股、农户自有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投资50万元,用于帮助合作社发展养鸡、养猪、种植大棚蔬菜。

刚搬到安置点,韦正芬就领养到30只鸡苗,政府承诺,鸡苗将分批发放,今年贫困户每户最终可领到60只鸡苗,非贫困户每户可领到40只。同时,合作社的猪圈及蔬菜大棚也在建设中。

“稳得住”的举措,增强了群众心理上的“稳定感”。因此,在茂良村安置点,针对鲁熊贵的“不满”,韦正芬以事实当说法:“如果今后咱村里产业发展起来了,还怕咱们日子过不安稳吗?”

能致富:谋产业 拔穷根

易地搬迁是扶贫的有力手段,脱贫致富才是根本目的。搬得出、稳得住,最终能致富,是贫困群众从“穷窝”搬出来的目的,也是马厂镇乃至全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马厂镇小规模的养殖与种植,虽能稳住群众短时间“住下来”,但并不能解决百姓长远的致富根本。为确保百姓能长期“致富”,实现扶贫搬迁的最终目的,该镇制定了长期发展规划。

农民脱贫,产业先行。为保证搬迁户持续发展,马厂镇政府帮助茂良村争取到财政扶贫项目资金84万元,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发展平台,年内计划组织集体种植樱桃600亩、优质桃200亩,将搬迁农户列入重点对象进行重点扶持。

同时,积极申报5000万元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以安置点为项目建设核心区,结合农业产业发展,打造田园经济,倾力打造千亩樱桃园,发展乡村旅游业,保证搬迁农户产业多元化发展。

“能致富”的举措,激发了群众致富的热情。对于未来的生活,正在鸡圈忙碌着的韦正芬信心十足:“过去在‘穷窝’里,几辈子人累死累活,仅够吃饱,住不好,搬出来后,不仅住上了新房,还有鸡可养,有猪可喂,有蔬菜可种,以后听说村里还要种植樱桃树,发展乡村旅游,只要勤快,就有钱挣。”韦正芬说,幸好丈夫听了她的话,搬了出来,不然,他们一家三口还在那“穷窝”里待着,很难看到新生活的希望。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