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食安办发布夏秋食物中毒消费提示
野生“猕猴桃”“芹菜”大毒吃不得

2016年6月13日第11版

分享到:

    早报讯 从今天开始至本月27日,我省将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目前贵州已进入梅雨季节,成为食源性中毒的高发期。作为贵州“2016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系列活动之一,省食安办对夏秋食物中毒进行消费提示。

    近几年,贵州省疾控中心对部分地区野生蘑菇调研及一些毒覃食物中毒现场处置中发现,剧毒蘑菇种类有:白毒鹅膏菌、白毒鹅膏黄色变种、拟灰花纹鹅膏菌、 淡红鹅膏菌、拟淡红鹅膏菌、亚稀褶黑菇、秋盔袍伞……这些剧毒蘑菇广泛分布,而且在外观上与人们常吃的鸡菌、白蘑菇等食用菇非常相像,即便是专家也难仅凭 肉眼区分,更何况普通老百姓,仅以是否有虫蛀或花纹判断毒性,以“与大蒜、银器一起煮食是否变色”进行鉴别,是很不科学的,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误食几率高。2011年至2015年,全省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350起,发病3462人,死亡92人,病死率2.66%。其中,野生毒蘑菇中毒155起,中毒681人,死亡54人;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48起,中毒530人,死亡8人;细菌性食物中毒28起,中毒770人,死亡1人。

    除了毒蘑菇中毒,我省近年来发生过其他5大类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情况。马桑果果实外形象桑椹,成熟的果实呈红色或紫黑色,略带微甜。食用后30分钟至3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胸闷、头痛等症状,食用较多者,严重的可能会导致呼吸停止或心搏骤停。一旦发生马桑果中毒,家长必须立即给孩子催吐,同时立即送孩子到医院进行抢救治疗。苦檀子别名苦蚕子、冲天子。苦檀子果实外形象猕猴桃,味苦、辛,性热,大毒。中毒症状:呕吐,腹痛,眩晕,粘膜干燥,呼吸迫促,神志不清,对神经先兴奋后麻痹,严重的可能会导致中毒者死亡。民间常用草乌、川乌等植物来泡制药酒,但特别提醒注意的是它们都具有致命毒性。草乌、川乌中的主要有毒成份是乌头碱,它主要使迷走神经兴奋,对周围神经损害。主要表现为口舌及四肢麻木,全身紧束感等,也可引起各心律失常,损害心肌。严重者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钩吻又名断肠草、水莽草,全草有毒,容易与野生芹菜混淆。当误服钩吻的根或叶时,30分钟内发病。先出现口腔及咽喉灼痛、恶心、呕吐、腹胀痛,继而出现眩晕、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四肢麻木、无力、肌震颤、言语不清、烦躁不安、昏迷、抽搐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严重呼吸困难、呼吸肌麻痹室息,甚至死亡。马铃薯俗称土豆或洋山芋。致毒成分为茄碱,又称马铃薯毒素。急性发芽马铃薯中毒一般在食后数十分钟至数小时发病,先有咽喉及口内刺痒或灼热感,继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轻者1~2天自愈;重者因剧烈呕吐而有失水及电解质紊乱,血压下降;严重中毒患者有昏迷及抽搐,最后因呼吸中枢麻痹而导致死亡。省食安办提醒市民,预防这些“野味”发生中毒的最好方法就是不采摘、不购买、不进食。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