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薛峰) 5月24日,记者从全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综合试点现场会了解到,我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市级综合试点第一阶段各项工作已经完成。目前,市级综合试点第二阶段正在进行,5月24日至27日,全市各县区农业普查业务骨干在镇宁自治县现场观摩实践,进行业务培训、入户普查登记,体验农业普查全流程,并开展经验交流和试点总结,为正式普查工作做好准备。 按照全国全省的统一部署,市农普办于5月在镇宁自治县大山镇沙锅村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市级综合试点,试点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5月3日至20日,由镇宁自治县及大山镇抽调人员,先期试点普查小区划分和绘图、普查员选聘与培训、清查摸底、入户访问登记、测试评价普查内容和指标、测算和评估基层普查工作,并对普查经费、普查工作的强度和难度以及所需时间进行评估分析。镇宁自治县目前已按照要求完成普查试点工作,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据了解,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是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启动的重大国情国力调查,将为制定科学决策,促进“三农”发展,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提供重要依据。开展农业普查综合试点工作是为了模拟实施普查全过程,全面检验农业普查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探索组织模式和经验,锤炼各级普查队伍,深入研究普查方案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为国家进一步修改完善方案,顺利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奠定基础。 据悉,下一步,各县区农普办将按照正式普查的要求和工作流程组织开展县级综合试点工作,结合市级综合试点的经验做法,从人员落实、方案培训、数据采集终端(PDA)使用、宣传动员、清查摸底、现场登记、数据处理、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出完善办法等环节严格执行试点方案,确保按照全国全省统一的工作部署、时间安排、操作细则,顺利完成综合试点各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