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吴秀丽,是一位腼腆的布依族姑娘。 几年前,吴秀丽和丈夫去浙江打工回来,面对公公因病去世、体弱的婆婆和孩子无人照顾,就决定不再外出,想利用在浙江学到的制鞋技术在村里创办鞋厂,可是没有创业资金,且公公生病欠下的医药费还未还清。 听到村妇委会宣传有妇女创业的支持好政策,吴秀丽眼前一亮:“对,有困难,找妇联去,那里是我们妇女同志的娘家呀!”得知吴秀丽的情况后,县妇联四处想办法,筹资金:协调蒲公英循环金2万元,妇女院坝经济“扶诚信·助勤劳”小额循环金1万元,又申请“锦绣计划”培训项目帮助她的鞋厂培训工人。利用妇联和亲朋的资金,她购进了6台缝纫机车、其他制鞋设备和一些材料,成立了“普定县飞达鞋业”,由此,一条制鞋生产线开始了。虽然目前鞋厂规模还很小,但秀丽有信心继续把它做大做强。 在县妇联的协调下,城关镇党委决定把原柴兴村闲置的村委办公楼给吴秀丽做厂房,支持她创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