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白石岩乡政府驻地向西沿乡村硬化公路前行,沿着丛林密布的山坡,到达一览众山小的山梁,沿山梁继续前行2公里,前方是一个小盆地,依山建着一栋栋的小楼房,这便是居住着200余户村民的岩上村,整个村寨完全被绿树包围着。该村除东北面是绵延山梁外,其余三面是悬崖,曾被人们称之为岩石上的村庄。 在半山腰的一栋楼房前,一位老人正坐在院子里悠闲地吸着旱烟。见有客来,老人起身进屋,端来凳子让客就坐。讲起岩上村的变化,老人打开了话匣子:“我是土生土长的岩上村人,今年82岁,名叫罗廷忠。过去的岩上村贫穷落后,喝水要到山脚去挑,村民生活靠传统农业,每天要走山路到岩下去耕作。”罗廷忠说,因岩山路下雨较滑,村民们在用马驮东西时,还常有马摔死的情况发生。上世纪60年代,这里仅居住着70余户人家,村子中间较低的地方是一个臭水塘,泥塘四周是刺林丛。村民们居住在盆地的半山腰,那时的民房5成是草房,4成是石板房,1成是瓦房,赶集买东西要走2个多小时的山路到沙子沟(镇宁沙子乡)和白石岩去。 据了解,岩上村在2012年建成通村硬化路后,村民们骑车到岩脚耕作只需要十多分钟,到集市买东西也只需半个小时左右。为解决村里的饮水问题,政府部门在村子的一个山岩处修建了饮水工程,岩上村民的行路难、饮水难得到解决。退耕还林后,寨子周边的植被长势较好,加之这里民风淳朴,村民们热情好客,而今的岩上村山美、人美、环境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