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

2015年11月17日第02版

分享到:

    (上接1版)

    对整治滥办酒席的决心和成效,县委副书记袁华用四个“真”进行总结:制度真执行、群众真参与、民风真改变、发展真推动。

    一到普定乡村,墙上标语,村民口中,耳闻目睹顺口溜:“办酒只办红白酒,大家轻松又好走。”

    乡组织:疏堵巧结合

    “情深似海七朋八友共祝福,相敬如宾三亲六戚喝喜酒。”11月10日,鸡场坡乡鸡场村苗寨组村民赵兴祥家的大门两边贴上大红对联。赵兴祥说:“我家今天娶儿媳,来了12桌亲朋好友,吃的‘一锅香’。每桌成本80元,桌数不多,办得热闹又轻松。”村民叶志强说:“我就送了50块钱的礼,要是以前不送一两百,感觉拿不出手。现在不但酒少了,礼钱也降下来,我们还能承受,是送得轻松,吃得也轻松啊!”

    鸡场坡乡纳支村的袁某办搬家酒,就不可能有赵兴祥家这么顺当了。接到群众举报,乡纠风队、巡查队人员齐上阵,搬走桌椅,浇灭灶火。事后,袁某乡长助理、村支书职务被撤掉。

    如何将治理滥办酒席的制度落到实处?普定县纪委常委支启胜介绍,“4支队伍”做到“师出有名”,疏堵结合,因地制宜,不断创新治理办法和措施。

    一张小小的明白卡,一本内容鲜活的宣传手册,将滥办酒席的危害、相关处罚措施及操办酒席的标准明明白白地告诉广大群众。坪上镇通过张贴通告、发放宣传明白卡、制作宣传标语、公开公示宣传栏以及召开干部职工会、村组干部会、群众院落会、巡回宣传、赶集宣传、中小学宣传等多种举措,并发挥“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作用,结合开展“道德讲堂进农家·服务群众零距离”、“四到工作法”、“民心小喇叭”等广泛深入宣传该镇治理农村滥办酒席的有关政策措施以及各村《村规民约》。做到宣传全覆盖,人人皆知。

    而鸡场坡乡采取的则是“九个一”的宣传措施,千方百计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率。逐村逐寨召开一次院落会、每家每户发放一份《倡议书》、每月每季开展一次“道德讲堂”、走村进寨张贴一份通知公告、醒目位置设立一个举报信箱、男女老少发送一条宣传短信、公路沿线书写一条宣传标语、逢节赶场开展一次现场宣传、走村入户公开一个举报电话。

    “我们事前作摸底调查,走访的10多位年长者都表示赞成。”化处镇党委书记侯泽明说。通过深入宣传,群众对滥办酒席的危害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观念也有了较大的转变。化处镇红平餐馆老板黄开伦的看法有些出乎记者意料:“现在我家和镇里签订了承诺书,不承接违规酒席,收入虽然有所下降,但反过来吃酒送礼的次数少,不仅节省了开支和时间,还不会因为去得了张家去不了李家而得罪人。我支持这个做法。”

    对于心存侥幸、顶风违规办酒者,各乡镇 “酒席文明和谐号”纠风队将整合乡、村力量,采取“制止一起,震慑一片,教育一方”的措施,进行事前劝诫、现场制止、事后追究,罚金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

    村主导:村民勤自治

    猫洞乡和谐村村民杨兴贵两兄弟常年在外打工,村里谁家办事情请酒,他们都帮不上忙,只能托人带一份礼。还担心以后自家有办事的时候难请人帮忙。可就在去年,父亲突然过世,两弟兄从外省赶到家时,村里的“酒席文明和谐号”互助队已经在他家有序地忙开了。

    现在,普定县每个村都有“酒席文明和谐号”互助队,他们由各村18岁至60岁的村民组成,15至20人一组。有村民办酒,轮流到哪一组,哪一组就上前,如果有组员在外打工不能帮忙,就一天出80元工钱,让互助队找人代替,这条被大家共同采纳。互助队的建立打破了以前的家族观念,大大地促进了邻里和谐。

    猫洞乡和谐村副主任支艳说:“以前各种五花八门的酒席严重影响大家的生产生活。为了治理滥办酒席,去年5月20日,我们村召开了群众大会,制定了公约和章程,人人签字通过。从此在村里只准操办红白喜事,其他酒席一律不准滥办。酒席上推行‘四钵宴’ 即一钵荤菜、一钵素菜、一钵烩菜、一钵汤,吃完可以再加,杜绝浪费。以前350元一桌的酒席成本,现在降低到80元,菜式采用本地食材就能制作,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食品安全也得到了保障。”

    据和谐村作的统计,2013年,仅该村石板组300多户人家就办了70多台酒,可从2014年5月至今一年半的时间,就只办了8台酒。酒席少了,再加上规定礼金不得超过100元,每户人家最少节省了6千元以上的开支。村民们把吃酒送礼省出来的时间和礼金用于发展生产上,大家的精气神更足了。

    今年8月底的一个周末,鸡场坡乡党委副书记杨德猛接到一个举报电话,称落东村有村民办升学酒,杨德猛立即组织村里的纠风队到现场处置,追查到该村民在岳父家“易地办酒”办的升学酒,纠风队立即对其查处。

    从县到村自上而下层层推动,村民互相监督有底气,滥办酒席得到有效遏制,截至目前,全县共现场制止52起、劝止368起村民违规操办酒席行为。

    自规范办理酒席工作在普定县开展以来,村民们办酒再也不像以前一样比酒水高低、比客人数量、比菜式花样,而比的是节俭、比的是和谐。这为农民群众判断得失、确定价值取向、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提供基本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同时,村(居)两委在村(居)民办酒期间组织文艺队上门义务演出,不仅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还让他们感受到村党组织的温暖。互助队轮流为办酒户服务,食材和餐具均从本村内部调剂,促进了村民团结互助,一个村就像一个大家庭,无形中化解了一些鸡毛蒜皮的矛盾。

    “红白喜事是大事,招待亲友要合适;七盘八碗摆不下,吃饱喝足浪费多;菜色统一为四钵,荤素烩菜汤搭配;亲朋好友齐欢笑,礼金百元心意到;朴素民风渐渐归,和谐生活步步高。”这首打油诗已成为当下普定县农村办酒的真实写照。

    创新管理刹酒风

    普定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村民广泛参与,在全县农村有效制止滥办酒席风,深得广大基层群众拥护,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长期以来,在农村不少地方,滥办酒席之风盛行,群众大量的时间、精力、经济耗费在上面,有人甚至到了卖粮卖猪借钱贷款“吃酒”的地步,农村点多面广监管难,滥办酒席成为顽症,使许多农民不堪重负。

    诚然没有哪条法律规定不准群众操办酒席,正常的“礼尚往来”无可厚非,但是,在这方面的个人行为是不是就不受约束?是不是就放任自流任其泛滥?普定的做法表明并非如此,也不能如此。找准路子,创新管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普定治理滥办酒席过程中推出行之有效的“456”工作模式,通过正确引导和合理疏导,收到实效,农民从沉重的酒席中解脱出来,用更多的时间、精力、资金去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普定的做法值得我市其他地方学习借鉴推广。

    治理农村滥办酒席绝非一蹴而就,也非一朝一夕之功,关键是我们要敢碰硬、动真格、使实招、出新招,在抓“常”和抓“长”上下功夫。相信其他地方也会像普定那样,拿出有效的“解酒”办法,相信节俭办酒、文明办酒之风一定会在全市铺散开。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