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野灵紫 文/图 近年来,紫云自治县始终秉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阵地核心作用,发扬“不甘落后、不怕困难、不断进取”的紫云精神,逐步将紫云打造成为山水田园型、绿色生态型、宜居宜游型、开放创新型、历史文化型“五型城市”,让基层群众的生活得到了质的飞跃。 党群“心动” 奏响干群鱼水新乐章 紫云自治县是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之一,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重点县,2014年末全县贫困人口12.93万人。自开展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来,该县借助帮村、驻村“第一书记”,“321”联户帮促、贫困村贫困户遍访等工作载体,逐渐使“关心基层、深入基层、服务基层”成为干部工作新常态,在干部、群众之间架起了鱼水连心桥。坝羊乡在全县首创干部“夜宿夜访夜谈夜巡”“四夜”工作法,推行同步小康“一园堂”工程,在提高服务群众成效上走到了前列。达帮乡、火花乡分别通过“我教书记当书记”、“中巴车上听民声”,逐步搭建干群沟通新桥梁。猴场镇村村架起了广播“小喇叭”,在传递党的好声音同时,拉近了干群的距离,走近了群众的心窝。松山镇成立村民事务代办中心,制定首问责任制度,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问题。水塘镇通过党建引领,走上一条生态发展的新路径,被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级生态乡镇”,既守住绿水青山,也得到金山银山…… 党经“互动” 催开农村绚丽致富花 全县牢固树立“党建助推经建,经建激活党建”的工作理念,以打造“坡坡花果山、田田蔬菜园、户户农家乐、人人奔小康”山地现代高效农业为目标,通过“支部+合作社+产业”方式,在全县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真正实现产业建在支部上,支部建在产业上,使农村发展由“被动”变“主动”,逐步形成“一乡一特”的产业致富新格局。松山镇、水塘镇打造了一条从县城到格凸河沿线的葡萄种植农业观光带;板当镇全民齐心走薏仁米种植发展道路;猫营镇着力打造紫北万亩精品水果基地,发展葡萄种植;猴场镇、大营乡、四大寨乡大力发展核桃产业;坝羊乡建成茶园示范基地3万余亩,打造万亩生态茶乡;火花乡立足低热河谷资源优势,建成低热河谷蔬菜园区、精品水果基地;达帮乡引导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种植葡萄,放养林下鸡,发展“庭院经济”;宗地乡大力发展花猪、黑山羊、紫皮大蒜等特色种养殖产业;白石岩乡搭建农产品互联网销售平台,发展集生产、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红芯薯种植。 党城“联动” 构建和谐美丽新紫云 全县立足实际,以省委、省政府实施山地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指导,以承办第五届安顺市新型城镇化推进暨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为契机,依托党组织的领导,高举新型城镇化大旗,全力提升紫云城市形象,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 如今的紫云,在县城,既有四通八达的路网建设,错落有致的现代建筑,芳草如茵的绿化带,也有满足市民休闲健身的公园广场,满足群众医疗、教育需求的医疗、教育机构;在乡村,既有整齐划一的美丽乡村,铺满柏油的乡村小路,满足群众幸福生活的基础设施,也有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生态美景,生态可循环的致富产业,动静之间,尽显城乡和谐之美、繁荣之美、希望之美,而此时的党员干部正与38万群众一道,努力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