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

2015年9月23日第02版

分享到:

    (上接1版)安顺美丽乡村建设特点多、亮点多,不仅挖掘、保护了屯堡传统文化,也为传统文化、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现实场景。安顺的美丽乡村犹如一颗颗散珠和片玉,希望安顺能进一步连点成面,让安顺的乡村富起来、美起来,让美丽与乡村同行。

    贵阳市开阳县委宣传部部长方玉明表示,屯堡文化经过几年时间的发掘变化非常大,特别是屯堡文化博物馆的修建,更加全面地展示了屯堡文化的魅力,特别具有安顺的特色。

    普定县城关镇陇财村,连片无垠的万亩大坝上,3千多亩成熟的葡萄分外醒目。在整个“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中,我市注重产村融合发展,借此东风,陇财村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引擎”,去年起,流转土地和荒山1万余亩,种植以紫王葡萄、软籽石榴为主打的精品水果6千余亩,带动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在促进创业和就业的同时,还吸引大批外来游客前来采摘和观光。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至6800元,今年还会有更大的提高。

    对这样的发展速度,观摩团成员感到十分惊喜。

    省发改委经济研究所所长费继东说:“安顺美丽乡村建设很迅速、很到位,产业规划、环境卫生、生态文明等方面的细节做得很好,有很多是我省新农村建设中缺少的。我认为,全省美丽乡村建设可以借鉴安顺的经验。”

    黔东南州文明办副主任陈松说:“安顺的民风民俗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感受到安顺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体制、机制比较完善,领导推动的力度大,基本上每年都有新的变化,希望安顺能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村级文化建设,以后能涌现出更多的美丽乡村示范点。”

    一路走,一路看, 安顺的乡村青山绿水、秩序井然、文明和谐,“美”了起来也“乐” 了起来;农旅结合、产业调整,安顺的乡村不断探索发展路子,以“学”促“富”,智慧技能样样长进;依托 “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 安顺谱写出了新农村建设的靓丽文章。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