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瘾君子”骗钱吸毒 浪子回头创业致富

2015年6月26日第04版

分享到:

    □早报记者 王蓉

    曾经因为好奇,他迈入毒品的深渊;两次戒毒,让他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一个信念让他痛改前非,他在开发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的帮助下成功贷款,走上了创业之路。他就是戒毒后成功创业的龚青(化名)。如今,他有了自己的事业,年赚20万元,还为10多名戒毒人员提供就业机会。

    在安顺一仓库前,45岁的龚青正在登记收到的货,装完货,他从袋子里拿出一叠钞票付货款,这样的流程对他来说已经十分熟练。几年来,在这样的收货、送货之间,他告别了那段不堪的往事。时隔多年,面对记者,他再次回忆了那段让他悔恨的往事。

    1997年,30出头的龚青在当地做服装生意,善于经营的他,几年下来,已经有了近20万元的积蓄,“在那个年代,对于普通百姓而言,这样的收入已经算好的了。”他说。

    然而,一天朋友在他面前拿出一个装有白色粉末的小包。出于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在朋友的怂恿下,他对着白色粉末深深地吸了一口。

    “当时觉得很兴奋,并不知道有什么害处,吃了两三次,就上瘾了。”龚青说。

    这一吸一吐之间,短短半年的时间,他不仅没有做生意,就连积蓄也全部用完。为了筹集毒资,龚青开始向亲戚朋友借钱,借不到了就骗,到最后,只要能筹到钱,什么方法都用。

    1998年的一天,在与其他“毒友”吸毒的时候,龚青被公安机关抓获。经过一年的戒毒,龚青出来了。由于之前有经商的经验,他想做生意,却没有钱,他去找工作,然而面对一名吸毒人员,人们常常用异样的眼光看他,有的甚至拒之门外。

    “没有人收留,没有人管,就破罐子破摔了。”随后,他又和之前的“毒友”走到了一起。

    2000年,龚青因为吸毒再次走进了戒毒所的大门,“出来后,我接到开发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的电话,他通知我去阳光工程企业上班,听到这个消息,我很吃惊。没想到居然有人收留我。” 龚青说,进去后,厂里的领导、工友对他都很好,完全没有歧视。

    “我不想在这样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了,因为吸毒,妻子差点和我离婚,家破人亡,而自己可能都活不了多久。”龚青说,想到以前做服装生意,有些经验,他想再创业。令龚青没有想到的是,禁毒大队愿意帮他担保,他向银行贷了12万,加上上班一年存的2万元,14万,龚青走上了创业的道路。

    “在农村人人都要吃猪肉,喂猪的人也多,我就想卖饲料。”说到创业,家人也非常支持他。

    “刚开始要跑市场,禁毒大队的民警帮了我很多忙,他们帮我联系当地的政府、村支书,让我去推荐饲料。”说起刚开始创业遇到的困难,龚青十分感激禁毒大队的民警。

    为了获得大家的信任,龚青免费为村民提供饲料,主动上门进行售后服务,等有了效果才收钱。去年,饲料生意稳定后,他开始想发展其他产业,便在幺铺镇办了一个养猪场,养了20头的生产猪,120头育肥猪。只是一年后,由于征地,养猪场拆除了。

    如今龚青专心卖饲料,在安顺市区、幺铺镇、宁谷镇分别有三个销售店,月销量百余吨,一年纯利润20万元。

    “因为我有过这段经历,所以我喊他们来上班,也相信他们能干得好。”龚青说,现在在他这里上班的有12个人都是有吸毒经历的人。

    龚青告诉记者,下一步,他想发展养殖业,喂鱼、养野鸡、养猪都发展,还打算开一个农家乐。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龚青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他说:“年轻人千万不要去沾毒品,那不仅害了自己,连妻儿老小都会害了。”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