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管理的提升,“专家库”作为政府一个重要的决策智囊团,也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关注。在相当多的地方,这些库里的专家学者频繁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在众多社会热点的政府决策方面发挥着几乎是决定性的作用。 由专家学者来协助政府在专业领域方面开展一些工作,这本来是权力机关的一个科学决策,可是这些专家库是不是一个组建程序合理、管理方式科学、利益关系公开的具有公信力的机构,却越来越为公众所质疑。如果说其只是一个表面上高素质的专业团队,这种专家库贡献出来的也可能是没有专业水准,甚至是有违社会公平的决策意见。而且由于专家的身份,这些“专家”的意见比众所周知的外行“胡来”还要可怕,社会上对这些人戏称为“砖家”也多由此而来。 一个专家库是否能达到相应的专业水准,首先是入选专家的标准。从目前常用的专家库组成方式来说,许多专家库在组成时,是多看职称,而少以近期的成果和工作经历作为标准。而且其入选标准中往往没有职业、兼职的限制和利益关系公开的规定。这样就使许多十几年在专业上没有任何成果而仅有职称的专家入选,这些专家背后的利益关系也无从考证,让专家库的专业水准和公信力大打折扣。其次,由于库内专家不需要向社会定期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工作,不仅许多“滥竽”在这里仍然大有“用武之地”,而且使“专家”所“专”学科变得不再重要,“专家”变成所谓的“通家”。这样如何保证决策专家具有与任务匹配的专业水准?第三,现行的政策是不论专家的决策意见是否正确,是否因这些意见造成损失,都不追究责任。由于专家库的这些设计缺陷,有可能会造成参与决策的专家缺少责任感,“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在这里显然是不适宜的。 因此,为“专家库”这一制度打补丁尤为迫切。一、制订科学的入库专家条件和标准,入选专家不仅要看职称,而且要考察其专业成果、职业以及兼职情况。同时向社会公开,如同医院在挂号处前公布医师情况那样,对外公布专家库中专家的职称、业绩、专职和兼职资料。二、科学管理专家库。专家库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办法。对入选专家的业绩进行年度考察,专家要能够流动。对发生重大责任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专家意见,专家应承担责任,管理者应给予记录在案。进而形成进出库制度。三、公开透明建库、管库,实行回避制度,接受社会监督,切断不正当利益链。这是保持专家库社会公信力最有效的方法。 □黄利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