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出来的富裕幸福
——走进普定县玉兔山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

2014年12月12日第02版

分享到:

    □本报记者 田歌

    近日,记者走进普定县玉兔山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只见一排排整齐的楼房,花园式的绿化。雕刻厂、民族服装厂和家政服务中心尽收眼底。

    作为第一批入住玉兔山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的农户袁秀峰告诉记者,“2013年11月份搬入安置点后,在相关政策支撑下,办起了自己的农机经销店,在出售农机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技术服务,每个月收入达到5000至6000元。搬迁之前,在大山里面,除了传统种植就是外出打工,打工的时候每月也只有两、三千元,如今,自己当起了小老板,生活变化真的太大了!”

    “搬进来还要留得住,是建设扶贫生态移民安置点的根本目标。”普定县龙场乡党委书记杨斌告诉记者,目前玉兔山安置点的搬迁入住率已经达到了100%,农户们不但在城里找到了家,更是找到了脱贫致富的路子。

    普定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列为2013年全省首批3个政策配套试点县之一,玉兔山安置点列为2013年全省18个示范点之一,2014年列为全省9个示范点之一。

    “我县从2012年至2020年规划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3万人。截至目前,共计实施扶贫生态移民1892户8513人,完成规划人数的28.4%。2012年度的移民已经全部搬迁入住,2013年度四个安置点房屋建设已经全部完工,除了玉兔山安置点搬迁入住率已达100%以外,其他安置点也在陆续搬迁入住。”普定县委常委、副县长胡永国介绍到,抓好配套政策设计、抓好配套设施资金整合、抓好项目推进督查调度、抓好移民就业保障是普定搞好移民工作的几个关键点,尤其是基础设施和就业方面,农户只有上得了学、就得了医、赚得了钱才能“安心”地留下来。

    搬迁不光是让老百姓看到了实惠,更是让移民工作和企业都达到了“双赢”的效果。该县一直坚持扶贫生态移民“七个一”就业保障政策,即每户移民户“一个门面(摊位)、一个就业岗位、一次免费培训机会;一份社会保险、一份结对帮扶、一份贴息补助、一个项目档案”。并积极与农业产业园区、工业园区、县城集贸区相沟通协调,目前,玉兔山安置点搬迁农户成立综合农协,把搬迁户妇女组织起来做订单服装和家政服务,把懂建筑的中青年男子组织起来搞建筑安装,解决就业岗位377人。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