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古宇 沪昆高速沿线生态牧养绿壳蛋鸡基地 时下的安顺,各行各业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作为我市山地农业的一大特色——山地畜牧业正在强势崛起,不断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全市畜牧业产值从10年前的4.59亿元增长到44.5亿元,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33.4%提高到47.9%,增长了14.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中,畜牧业收入增加到1867元,占农民人均收入的21%。 现代生态畜牧业蓬勃发展 安顺优越的地理区位,温和的气候条件,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市委、市政府抓住这一地域优势,深谋远虑,相继出台了《关于建设生态畜牧业强市的决定》、《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生态畜牧业强市的意见》等政策,大力发展畜牧业。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上下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有力,抓住关键环节和发展重点,加快了现代生态畜牧业发展进程。各项发展指标每年均以2位数以上速度增长,实现了粗放型散养向标准化规模养殖的快速转型,实现了标准化产业化水平快速提升,成功打造了优质肉猪、优质蛋禽、优质肉牛、特色养殖等四张生态畜牧业名片,使我市畜牧业总体呈现出发展好、体系全、结构优、贡献大、后劲足的良好势头。畜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生产方式快速转变,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发展迅速。在畜牧业发展从千家万户、中小规模散养转型走标准化规模化养殖的关键时期,我市抢抓机遇,积极开展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通过招商引资、引导广大社会资金投入、融资等方式指导建成了一批以贵州镇宁真源生态养殖公司、华西特驱希望集团、贵州柳江集团、吉泓公司等为代表的规模大、标准化程度高、设计管理科学的现代化规模养殖场,为我市畜牧业发展转型提供了经验和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据统计,我市生猪规模养殖比例47%,肉鸡规模养殖比例71%,蛋鸡规模养殖比例100%,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随着畜牧业已经由传统的小规模分散饲养向集约化规模饲养转变,为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我市按照“养殖集中化、粪便资源化、污染减量化、治理生态化”的思路,致力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现代生态畜牧业,探索建立了节能和种养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力争走出一条具有山地特色的绿色牧养生态发展之路。 (下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