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

2014年10月17日第01版

分享到:

    本报讯(记者 李铠)  为给全国首个“扶贫日”营造浓厚氛围,我市镇宁自治县、关岭自治县相继开展了“扶贫日”系列活动。通过“扶贫日”活动,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爱贫困人口,关心扶贫工作。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全国“扶贫日”,旨在宣传党和政府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弘扬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和友善互助核心价值观、加强扶贫理论政策研究交流,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扶贫开发的工作格局。

    镇宁、关岭通过政府网和电视台广泛播出全国“扶贫日”宣传标语、发布公募公告,以扩大公众对全国“扶贫日”的知晓度,并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及扶贫龙头企业对贫困人口和贫困家庭进行捐款。同时,镇宁、关岭还从实际出发,要求各级干部深入乡、村、组开展访贫解忧的走访活动,帮助群众理清发展思路,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实际困难。

    据了解,今年以来,镇宁自治县围绕全年减少2万农村贫困人口目标,按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积极争取省市各级扶贫资金,截止到9月底,省扶贫办、省财政厅已下达财政扶贫资金1242.8万元,项目21个,全县“减贫摘帽”顺利推进,目前,镇宁自治县预计完成减少贫困人口15800人,占全年减贫任务总数2万人的79%。关岭自治县是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扶持县,共有扶贫开发重点乡镇8个、贫困村88个、贫困人口11.65万人,自2013年以来,关岭共计争取财政扶贫资金15984.5万元,整合各部门涉农资金4.8亿元,结合贫困户实际,用于扶持特色优势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力争年内减少农村扶贫对象3.5万人。

安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