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 闻
4下一版  
 

第01版
要 闻

第02版
要 闻

第03版
要 闻
 
| 黔中早报数字报|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本站
 
2014年6月19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什么赚钱种什么
什么赚钱养什么”
——我市全力做好“山地农业”大文章
2014-06-19

  □本报记者 古宇

  安顺多山,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安顺农业资源在山,优势在山,发展也在山。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深化市情认识,依托山地资源,做好“山”文章,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迈出了可喜步伐。

  四大块面布局 覆盖高山平地

  时下的北盘江低热河谷地带气温已接近40度,但当地农民及外来种植大户不畏高温,正在向绝地发起艰难的开垦,硬是在广袤的大山中开拓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让沟壑纵横的大山一改往昔荒凉,变成了水泥柱林立的火龙果种植基地。

  山高水险,群峰绵延,一度形成了北盘江、打帮河流域沿河一带的荒凉与贫瘠。但我市变当地劣势为优势,充分发掘利用低海拔富热量的地理气候优势,大力发展适宜当地生长的火龙果种植。截止目前,我市已在适宜种植火龙果的关岭自治县板贵片区、镇宁自治县简嘎、良田、打帮片区的低热河谷地带,建成火龙果果园面积12600亩。其中,关岭投产的2200亩火龙果平均亩产值1万元以上。

  关岭、镇宁低热河谷地区的火龙果种植成为我市山地农业发展的一个成功范例。为充分发挥山地丘陵特色,我市立足于区位优势、自然优势和发展潜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了四大农业块面:一是在海拔800米以下的低热河谷区,发展早熟反(错)季蔬菜、香料作物、精品水果产业;二是在海拔1000至1200米的效益型粮油大田坝区,发展优质粮油、茶叶、蔬菜产业;三是在海拔1300米以上的深山区、石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立体生态农业;四是在公路沿线、城镇郊区、工矿区,发展蔬菜、花卉产业。

  四大块面的划分,让我市土地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为抓好产业发展,我市始终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为抓手,有效推动了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截至今年2月,全市8个省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2.92亿元;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04个,签约资金80.62亿元,到位资金6.58亿元。入园企业12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67个,带动农民6.88万人就业。

  以农业园区、高速公路沿线农业产业带、全市各级示范点的“点、线、面”为重点,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农业农村经济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11.9亿元,粮食总产量67.53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5801元,全市粮经比例进一步调整优化到40:60。

  七大产业发展 向山地要效益

  2011年11月24日,我市召开第一次金刺梨发展促进大会,为平坝县白云镇高寨村赵启菊、石明英、石林芬点燃了创业的激情。三姐妹流转了数百亩岩坡地种下金刺梨。如今金刺梨枝繁叶茂,果实满枝,给荒山披上了一层层厚厚的绿装。村民们到金刺梨基地打工的务工收入,远远超过了“一个岩窝种几窝包谷”的收入。

  目前,我市已发展种植金刺梨14.9万亩。从目前安顺金刺梨的发展看,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我市已将金刺梨作为一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重点产业来打造,明确在“十二五”期间要达到20万亩的种植规模。             (下转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r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