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能不能在食品安全上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是对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要形成覆盖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制度,建立更为严格的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要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食品安全工作监管工作提出的最新任务和最新要求。 食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已经成为我国公众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是重大的民生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要求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政府、市场、社会等多元化、负责任的治理主体共同参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不断完善食品安全领域政府监管与服务、市场配置与规范、社会监督与自律等一系列的制度运行系统,从而最大限度凝聚共识,激发和释放全社会参与食品安全治理的潜能与活力。 今天食品安全宣传周工作在全国范围同步启动。今年食品安全宣传周的宣传主题为:“尚德守法 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安全事关民生福祉、社会和谐稳定,需要全社会各方面同心携手,共同治理。只有形成社会各方良性互动,有序参与,构建有力监督社会共治格局,才能不断破解食品安全深层次制约因素,才能不断巩固食品安全社会环境基础。构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一是需要运用市场规律催生社会共治,积极完善引导政策,激活利益机制。安全的食品是企业生产出来的,但企业的自觉要建立在有效约束基础之上,要使社会的约束力集中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之中,顺应市场规律,建立富有活力的利益机制,着眼于利益导向,完善扶优汰劣政策,使质量安全成为企业最大的资源,不断提高违法成本和守法受益;着眼于调动多方社会监督的积极性,完善奖惩有关制度,让不落实食品安全责任的企业受到监管和市场双重惩罚,让生产经营者“一处失信,寸步难行”,切实提高生产经营者诚信守法自觉性。二是需要不断强化监管保障水平,严格执法,提高监管公信力。目前我市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之中,我们应积极转变监管理念,前移监管关口,创新监管方式,强化隐患防控能力,不断提高监管水平和执法公信力。三是需要社会各界有序参与,紧密配合,协调联动,积极推进。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正处于负重爬坡的关键阶段,监管力度的不断强化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易发多发还将在一定时期并存,监管能力建设和监管资源优化等还不可能一步到位,一系列标本兼治的制度措施的效果,还需要一个客观的过程才能显现。因此,我们必须积极行动起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强化诚信教育引导,积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不断丰富和实践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内涵,创新社会共治方式,为走出一条符合时代特色和我国特点的食品安全综合治理道路做出自己的贡献。 安顺市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安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4年6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