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仲强 6月7日,记者来到位于平坝县的贵州华兴玻璃有限公司,厂区内一条横向的马路将一块待建的空地和生产车间隔离开来,空地上洪水留下的稀泥清晰可见,与车间内一派繁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6月3日,平坝遭遇特大暴雨袭击,贵州华兴玻璃有限公司也因厂区发生内涝被迫停产,但仅两天时间,企业就全线恢复生产。 贵州华兴玻璃有限公司是平坝县引进的省级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占地面积300余亩,计划投资7.5亿元,建设玻璃制品生产线三条,项目分三期建成,全部建成可年产日用玻璃制品50万吨,年产值达到10亿元,提供就业约2000人,可成为西南最大的日用玻璃制品龙头企业。该项目于2011年正式开工建设,去年一期已建成投产,目前年产能约8万吨,年产值2亿元。 走进二楼生产车间,记者听到各种大型设备轰隆作响,生产线上啤酒瓶、大口瓶、方瓶等整齐有序地从熔炉内出来,经过设备冷却处理后,依次送到灯检台、质监台、包装台,全程自动化。 目前该企业已投产的一期项目建有一座全自动化窑炉,拥有全自动瓶罐生产线5条,可生产25至2000克重量不等、形状各异的优质高白料日用玻璃制品,产品主要供给老干妈辣椒等省内知名企业。 在一楼的封装车间,记者遇到了正在巡查的安全员夏元进。夏元进是平坝县城关镇人,2010年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曾经在凯里等地打工,2012年到该企业上班。“反正在哪里都是打工,看到家乡也有这样的企业,就回来了,能够在家门口打工当然是最好。”夏元进说,以前在凯里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000多元,现在每月能够拿到3000多元。我希望能有更多好的企业落户安顺、落户平坝,让更多在外漂泊的人回家就业。 目前,该企业共有员工300余人,其中安顺本地员工占80%。贵州华兴玻璃有限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吴记生告诉记者,企业能够走到今天,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从项目选址平坝开始,省、市各级领导都非常关心我们,当地政府还专门为我们修建了公路,并且帮助协调办理相关手续,免除了企业发展的后顾之忧。”吴记生说,目前企业还在起步阶段,今后将进一步规范公司内部管理,加快推进下一期项目的建设力度,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建设作贡献。 据了解,贵州华兴玻璃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将于今年年内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年底投入使用,届时该公司产能将翻一番,可提供就业700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