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罗希 “选择到镇宁投资,主要是觉得这里的投资环境很适合我们公司发展。”6月5日,在中国水电九局贵州镇宁大理石开发项目部,项目经理陈洪泉向记者介绍:“镇宁县委、县政府转变了服务观念,时刻都记挂着我们前来投资的企业,不论遇到什么问题都积极帮助解决。当然,镇宁丰富的大理石资源也是我们前来投资开发的一个重要原因。” 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镇宁石材资源较为丰富,据不完全估计,全县有装饰性大理石等石材资源约20亿立方米,主要以米黄、黑木纹、红木纹、奥斯白等种类为主,分布在城关镇、大山镇、募役乡、马厂镇、江龙镇、本寨乡、革利乡、沙子乡等十余乡(镇)。石材种类以米黄、黑木纹分布范围较广,储量较大。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镇宁米黄大理石曾以“中国米黄”的称号在国内外石材领域享誉一时。但由于产业资本、技术水平、发展战略、运输成本等方面原因,多年来镇宁石材产业仅是以荒料、粗加工板材等产品销售为主,且产业规模小,自我发展能力低,镇宁石材未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坐拥资源优势,却未发挥出最大的价值,针对这一问题,201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加大了石材产业招商引资、资源开发的力度,把石材资源开发利用作为主要支柱产业抓好抓实。2011年,镇宁出台了《镇宁自治县大理石等装饰石材产业发展产业政策》,指导全县石材企业发展。三年来,石材产业已呈现方兴未艾的良好发展态势。 (下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