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我省哪些时段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 根据往年地质灾害发生的情况,结合今年气象趋势等因素,预测我省地质灾害的多发时期集中在6月至9月份,梅汛、台风和其他强降雨期间是本区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 十九、我区保护地质灾害隐患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根本措施是什么? 一是通过工程治理措施,消除危险区安全隐患;二是组织危险区群众避让搬迁,转移至安全区域居住。 二十、我区村民居住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程怎样实施? (一)对适合于通过工程措施消除安全隐患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当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国土资源部门指导下,委托有资质的地质勘查机构编制工程治理设计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治理工程。治理工程竣工并经验收合格后,按照规定程序向区申请核拨相应的治理费用。 (二)落实日常实地巡回检查制度,发现疑似新地质灾害隐患点及时报请区国土部门组织专家调查确认,发现地质灾害前兆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并向上级政府和国土部门报告。 (三)执行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24小时值班制度,发生地质灾害灾情或者险情时及时组织足够力量赴现场应急处理,同时向上级政府和国土部门速报,应急处理完成后再行开展善后工作。 (四)制订并组织实施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和群众避让搬迁计划,开展隐患点应拆未拆老屋的拆除消点工作。 二十一、地质灾害隐患点“八有”标准具体指的是哪八个“有”? 地质灾害易发区的乡镇(街道)要高度重视隐患点防灾机制建设,确保各地质灾害隐患点达到“八有”标准,即:有可行的应急预案,有紧急转移安置场所,有相应素质的责任人和监测员,有发放到责任人和监测员的雨衣手电等用品、铜锣或口哨等信号发送用具,有发放到户的防灾避险明白卡,有地灾工程治理计划或者民房避让搬迁计划,有安置在危险区域的警示牌,有巡查速报制度。 二十二、村级地质灾害监测责任人和监测员承担哪些主要职责? 地质灾害隐患点上的村级责任人和监测员,承担以下主要职责:一是向点上群众介绍隐患点规模、类型和受威胁对象,宣传防灾避险知识,说明本隐患点临灾报警信号、应急转移路线和避灾安置地点;二是每逢重点防范期来临时,提醒点上群众加强防范;三是开展日常巡查并做好记录,在重点防范期要不间断地进行实地观察,发现险情或灾情立即发出警报,并及时向村委会和乡镇(街道)汇报;四是险情或灾情发生后,要协助村委会、乡镇(街道)政府、区有关部门做好现场应急处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