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 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要 闻

第02版
要 闻

第03版
综 合
 
| 黔中早报数字报|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本站
 
2014年6月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强不息 筑梦大学
2014-06-06

  □本报记者 田歌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到来,莘莘学子们将在这天为他们心中的象牙塔做最后的奋斗。在西秀区盲聋哑学校有8名聋哑学生,他们渴望像正常人一样上大学,圆自己的大学梦……

  去年,西秀区盲聋哑学校正式开设了高职班,8名聋哑学生成为了学校第一批高中生。“以前,学校的学生初中毕业后,都会被送往贵阳、遵义等地读高中,然后考大学,现在高职班开设起来,孩子们直接在安顺就可以参加大学的招生考试了。”高职班班主任刘莉告诉记者,由于情况特殊,孩子们虽然都有大学梦,但也许大学真的只是一个遥远的梦想。

  苟小康是高职班成绩最好的学生,学习了两年绘画的他,梦想着当一个艺术家。记者到来的时候,在画室里的苟小康正在专心地作画。“我真的很想考大学,但是我母亲并不支持。”苟小康用手语向记者表述,他的家境并不算好,家中父母和哥哥都在安顺城区打工,以打工赚取的钱来供他和妹妹念书,也许由于他是一个聋哑孩子,也许觉得读太多书不如打工赚钱来的实惠,母亲让他高职毕业后就回家打工,全家一起供妹妹念书。“还好有父亲支持我,我真的想上大学,学习我最喜欢的绘画,我想有一天,我会画出名气,向所有的人证明自己。”

  和苟小康一起在画室的还有他的两名同学,据刘莉介绍,三个孩子都是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其中,王金诚的绘画天赋最高。他的父母都非常支持孩子上大学,“我只要能上大学,就什么都想学,我爱好很广泛,我想多学点东西!”王金诚用手语在表述着,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的大学生活。刘莉告诉记者,大学中针对这群特殊的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都有综合课程,学生可以接触到很多课程,然后在大学二年级再选择自己专业。

  和两位同学不同,今年21岁的伍松家境并不好,父母都只有靠家中的农田支撑整个家庭、供他读书。说起大学,他用手语告诉记者,他还是有些上学的念头,但是自己的年纪大了,不应该再让父母操心了,还是想回家,帮父母做些事,他只是不会说话,对生活影响不大,减轻父母的负担才是他作为一个成年人该做的。在和记者用手语诉说时,伍松的动作并不像两位同学那么放开,刘莉告诉记者,虽说已经坚定了要回家打工的信念,但可以看出来,像伍松这样的学生,心中还是充满了无奈。

  刘莉说,这群特殊的孩子都很努力,在他们看来,比起一般学生他们更需要进入大学进行学习深造,以学到更多的东西来弥补他们先天的不足。他们知道将会在求学的路上付出很多,但很多学生还是坚定地走了下来。为了让更多的学生能完成他们的大学梦,目前,学校已经计划和相关的高校取得联系,让更多的学生步入象牙塔,去打造属于他们的天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r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