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歌 2014年初的一天,一辆面包车停在了西秀区大西桥镇中所村小学门口,车主以“找爸爸”为由将一名小学生带上了面包车。但这位“爸爸的熟人”在将孩子安置在一座废旧房屋后便给孩子的舅舅打去了电话,声称“要想孩子回家必须给钱”。接到报警后的大西桥警方迅速利用中所小学门口的“天网系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最终在18小时内成功将孩子解救。中所村村主任吴剑感叹道,“天眼”真的保了我们百姓的平安。 “我们中所村安装了‘天眼’之后几乎没有发生过一起盗窃案,没有发生一起刑事案,村里甚至都很少再往派出所打电话,一切都多亏了这只‘安在天上的眼睛’。”吴剑说,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中所就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猪贩”村,便利的交通环境给中所村带来了财富,同时,也给不法分子带来了可乘之机。 吴剑说:“我们中所村因为是四地交界,村民的生活条件又相对较好,村子就成了很多犯罪分子‘惦记’的目标。过去,中所村最容易被盗的就是猪。而现在,摩托车又成为了犯罪分子的‘最佳’选择,车主们只是进小卖部几分钟,摩托车都会丢失。” 吴剑决定为中所村装上“天眼”。为此,大西桥镇派出所专门为该村选购了适合的“天网”摄像头,并对村里负责人进行了专业培训。监控视频全部实现了联网,监控探头涵盖学校、乡政府机关院内及村主要道路路口,实现了重点地段、区域的全方位、全天候监控。 吴剑告诉记者,中所村作为第一个完成“天网工程”建设的村庄,取得的成效非常明显,目前,基本已经达到小事不用出村、纠纷自行解决的程度,完成了从一个治安环境复杂村到平安村的转变,对预防、打击违法犯罪和维护当地社会治安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大西桥镇将对治安环境同样复杂的鲍屯村、三铺村、九溪村进行村级“天网工程”建设,并力争半年时间内完成全部村级“天网工程”建设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