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 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要 闻

第02版
要 闻

第03版
综 合
 
| 黔中早报数字报|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本站
 
2014年5月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示范园区“领跑”安顺农业
——我市省级重点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扫描
2014-05-05
普定县循环农业示范园区粉色玫瑰盛开

  □本报记者 李铠 文/图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要致富,产业来带动。当前,安顺正处在“同步小康”的关键时期。

  2013年,省委、省政府提出重点打造“100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的重大部署,使农业园区成为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经过一年多的强力推进,截至今年2月,全市8个省级农业示范园区累计完成投资22.92亿元;引进招商引资项目104个,签约资金80.62亿元;入园企业12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7个;带动农民入园就业6.88万人;建成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8.9万亩。

  “猪-沼-菜”循环发展

  农业园区前景广阔

  4月18日,阳光明媚,西秀区大西桥镇江常村的大学生“农民”张生俊一早就来到种植基地,悉心照料10多个科技大棚内的早熟黄瓜,为抢在黄瓜大量上市前,卖一个好价钱。

  在高山大丰公司内,蔬菜交易中心、现代化育苗基地、钢架大棚、一体化雾喷系统等现代农业设施一应俱全,田地里蔬菜水灵、大棚中育秧茁壮,以高山大丰为品牌的辣椒,在广州市场十分畅销。

  张生俊的种植基地与高山大丰公司,同属西秀区现代高效蔬菜产业示范园区,自去年3月启动建设以来,西秀区不断整合财政和项目资金,加快园区水、电、路网建设,打通了14.8公里的园区产业大道吸引了20多家企业入驻,仅核心区蔬菜种植面积就达1.36万亩;凭借健全、顺畅的销售网络,2013年园区实现销售收入7.39亿元,核心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0066元。

  西秀区的农民能种菜、会种菜,但如何才能让园区“升级”发展?循环农业模式成了突破的方向。在园区内的西秀区大关林场,投资1.9亿元、年出栏生猪10万头的生态循环规模养殖示范项目正在平场,项目属园区内最大的生猪养殖基地。“项目建好后可为园区1.5万亩以上的蔬菜解决基底肥料,眼前这一片片的蔬菜都可以‘喝沼液、吃沼渣’。”项目负责人胡帅表示,沼肥不仅生态环保、改良土壤,添加微生物菌群后还能杀菌灭虫,能给每亩地减少化肥、农药投入500多元。

  “猪-沼-菜”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是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以“蔬菜+畜牧”的发展方向,今年西秀区现代高效蔬菜产业示范园区将力争实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12000元。

  “科技+设施+公司”

  现代农业崭露头角

  紫云自治县火花“槽子”,延绵40多公里的紫云低热河谷早熟蔬菜产业示范园区内已是绿意盎然。在绿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大棚里,黄瓜、西红柿、辣椒、丝瓜、苦瓜等十多种科技蔬菜争芳斗艳。“我们出产的‘黑珍珠’、‘创科黄玉’等水果番茄,已经摆上了广州、上海等国内一线城市的餐桌,而且价格不菲。”绿宏公司负责人潘明辉自豪地说。

  科技种苗生产周期短、产量高,且病虫害少;智能大棚控温自由、采光足,功能集约程度高。凭借科技与智能这两件“法宝”,绿宏公司今年正在创造水果番茄亩产10000公斤,丝瓜、苦瓜亩产20000公斤的产量“奇迹”。

  每天按时上下班,每月人均工资2000元、可带薪休假两天,对外来务工人员提供免费住宿,年终抽出10%的年利润分配给产业工人,凭借这些优惠条件,黔华公司已招收固定工人220多人。在这里,农民俨然成为了一种“职业”。

  “今年我们打算建设60000个平方米的连体大棚,规模化发展设施农业,届时将会吸纳更多的人到公司就业。”黔华公司副总经理陶国明说。

  以绿宏公司、黔华公司等为龙头,紫云低热河谷早熟蔬菜产业示范园区核心区已入驻企业20家、合作社11家,完成蔬菜种植面积1.6万亩。去年,园区用工量达5.86万人(次),共支付务工人员工资1142万元,园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945元。

  “农旅一体化”

  园区建设快马加鞭

  普定县循环农业示范园区花卉大棚里红、黄、粉、白各色玫瑰花竞相开放,吸引记者驻足围观。

  “这些棚里的玫瑰花属于鲜切花卉,花期长、花朵大、颜色鲜是它们的特点,喜欢的话可以摘一朵。”在普定县民天农贸公司的玫瑰种植大棚内,总经理张华勇告诉记者,现在是玫瑰花的花期,每天都会有游客和商家到棚里来赏花买花,按照每支玫瑰花均价1元钱来计算,每亩花田的年产值在2万元左右。

  鲜花除了经济价值,还能产生景观效益。张华勇今年准备扩大鲜花种植规模,“下一步我准备在花田旁边发展农家乐,让游客来赏花,来农家乐休闲度假。”

  在园区,鲜花盛开的情景随处可见,无论是金刺梨花、土豆花,还是道路两旁成片的食用玫瑰花,无不成为游客镜头下的焦点。普定县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在建设第一年,花卉苗木的成功种植就使得园区名声大振,2013年,园区内500亩万寿菊鲜花的盛开,吸引着省内外无数游客慕名前往,观光游客达40000余人(次),景观效益十分明显。

  如园区的鲜花一样,金沟豆瓣酱厂、和业生物有机肥厂、梓涵冷链物流园等一个个在建的大型农业项目也在园区内落地、成长。2013年园区销售总收入5.2亿元,解决就业4000余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1560元。计划到2017年,园区将建成花卉苗木、精品水果、特色蔬菜等产业基地10万亩以上,集产业基地、乡村休闲旅游、观光农业等为一体的“农业花园”。届时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到15000元。

  “生态、循环、规模、高效”,成了我市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关键词,一个个现代农业新项目、新设施的不断入驻,正在为我市农业的转型发展增速加码。通过全市上下的努力,我市农业示范园区逐步形成产经合一、农牧循环、产村相融、农旅镶嵌的现代农业发展态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r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