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 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要 闻

第03版
综 合
 
| 黔中早报数字报|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本站
 
2013年12月5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紫云“擦亮”特色农业品牌
2013-12-05

  □本报记者 田歌

  “我没想到,我种的红薯也能摆在贵阳的沃尔玛这种大超市里面。”11月20日,记者在紫云采访特色商品时,种植户胡光友对商品的前景非常看好。

  今年以来,紫云自治县根据特色经济发展实际,拟定“围绕一个中心、做好四个培育、拓展市场空间”的工作思路,制定了“三整三迎,借助平台,协调入市”的工作措施。积极重点扩大产品规模,着力培育特产企业,提升产品档次,指导商品抢占市场,全力打造出了一批紫云品牌。

  “近年来,紫云特色经济发展一直稳步发展,逐渐成为了紫云经济的一个发展亮点,今年,为了拓展发展空间,我们充分利用进展会、进赛会、进市场的契机,宣传本县的特色产品。”紫云特色产品办公室负责人刘明华告诉记者,年初伊始,紫云自治县即有效利用“加速区域特产品发展”契机,与相关单位协作,强力建设特色产品生产基地,凸显“一乡一特”或“多乡一特”。稳步推进板当薏仁米、茶叶种植基地建设的同时,力促松山镇红芯红薯种植基地扩大规模,打造手工艺品基地;并扩建坝羊茶叶茶场,帮助建设火花冰脆李种植基地、蔬菜种植基地,指导建设宗地乡大蒜种植基地、宗地花猪养殖基地,协调建设水塘蔬菜种植基地、野鸡养殖基地等。

  “我们通过宣传打造紫云品牌,品牌效益得以凸显,特色商品的市场空间得到了拓展。”刘明华说,继“紫竹青”茶叶、“中洞”手搓辣椒面贵阳分店不断扩大销售后,东海蜡染产品热销海南,薏仁米正走俏湘粤。目前,紫云特色商品正逐步打开全国市场

  “好外衣才能有好形象,好形象才能有大影响”,刘明华说,为了让消费者更了解紫云特产,使紫云特产走得更远,该县新设计上市的茶叶、绿壳鸡蛋、宗地大蒜、红芯红薯及核桃、辣椒面等包装盒,在蕴含当地传统文化元素的同时,更印有“特色产品商品化工作办公室推荐”,使消费者买得放心。

  紫云的特色经济仍在发展,刘明华说,在下一步发展中,紫云还将进一步加强“企业+基地+农户”、“市场+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的建设。对丰富的农产品、土特产品进行产品重组和优化创新,推出适应市场、展现紫云特色的商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r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