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瑛 本报记者 鲁开伟 林府恩,一名基层最普通的共产党员,最基层的供电所所长,曾荣获贵州电网公司“劳动模范”、安顺供电局“优秀共产党员”、“青年岗位能手”、“十佳员工”等荣誉,今年9月,又获取一项殊荣——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十二年前,刚踏出校门的林府恩就来到关岭供电局,成为一名最基层的工人,开始他人生的事业旅程。十二年来,凭着高度的责任心和勤奋好学的精神,逐渐成长为单位的技术骨干、优秀管理人员,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任何工作在他手里都一样能漂亮出色完成,因此大家都说他是“全能选手”、是块“好钢”,到哪都可以用在刀刃上。 作为专业技术带头人,2006年,林府恩被领导任命,负责关岭局调度综合自动化系统工作。对于一个新系统的运用,当时面临着缺乏相关技术人员,没有任用可借鉴的经验,可真忙坏了他。每天就寸步不离地守着厂家技术人员,与他们一起工作、共同吃住。白天在厂站调试通道、核对点表,晚上将数据录入主站系统,联调核对,观察和测试数据的正确性。经过65个“5+2、白加黑”,这才完成所有工作。当所有设备调试完毕投入运行后,林府恩整整瘦了十多斤,虽然身体非常疲惫,但是他却十分激动,因为他逐渐掌握了县级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业务技术,并作为亲历者见证了关岭局调度自动化系统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2008年,一场罕见的凝冻灾害袭卷了整个黔中大地,关岭电网乃至安顺电网都面临极为艰巨的考验。当时还在关岭局调度信息管理所任职的林府恩,也遭遇到从业以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重大责任。白天他来回穿梭在各个抗冰保电抢险现场,指挥抢修和综合协调。晚上,回到办公室就制定抢修方案和编制冰冻期间特殊供电运行方式。这样连续作战22天,直到大年三十下午5点最后一个村组恢复正常供电。那个春节他没有回家与父母团聚,自己一个人在关岭过的春节。 共产党员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因为工作的需要,林府恩先后调到党群办、计划建设部、永宁供电所任负责人,分别从党群工作、电网建设工程管理到乡镇电网管理,每次重新跨入一个新的工作领域,他都充分发挥出党员的先进性和带头作用,加强与基层部门干部员工谈心、交心,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带领党员干部在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危难时刻为老百姓、为企业保障安全、正常用电。 今年元月初,气温开始骤降,永宁辖区内的线路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覆冰,林府恩一面向局应急部门报告,一面启动应急机制,安排人员做好观冰、巡线、值班一切工作,每天将人员分成几组分别对重点线路进行全天候观冰和巡视,及时了解线路覆冰情况。他则来往于各个观冰点查看线路安全状况,及时将信息报告给相关部门。每天,从早上一直忙到深夜,整整半个月,没睡过一次安稳觉,没回一次家,一直到气温回升解除警报。 林府恩介绍说,作为一个基层供电人,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对后人说“这里的电是我们接通的、那基杆塔是我们立起来的、那颗灯是我们亲眼看着点亮的,那将会是一种无比的欣慰和自豪!” 在四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日子里,林府恩用自己的工作热情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了不平凡的篇章,用自己的劳动诠释了一个普通“供电人”的无私奉献,用自己的双手为千千万万个家庭点亮了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