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铠) 11月29日一大早,关岭自治县八德乡大树村的农户们就兴高采烈排着队,等待领取“丰产仓”。八德乡是关岭自治县重要的“粮仓”之一,近年来,以“八德大米”为主要品牌的特色农业生产发展迅速,粮食连续丰收,产量逐年增高。但农户储存的粮食,由于保管条件和技术的落后,受虫食、鼠耗、雀损、霉烂等因素的影响,其粮食损失率平均为8%左右,最高达15%。为有效解决农户的储粮损耗问题,关岭自治县发改局为八德、顶云、断桥、上关、关索5个乡镇的2000户农户送上了农村储粮“丰产仓”。 据了解,“丰产仓”是国家保障粮食安全、引导农民科学储粮、减少产后损失的一项重要举措;“丰产仓”使用彩钢板制成,顶部带有金属盖,每套“丰产仓”可储存粮食1200公斤,能让农户的储粮损耗减少8%至10%。每套“丰产仓”由中央和县级财政各补贴200元,农户只需要花120元便可领到。 自去年实施科学储粮以来,“丰产仓”得到了关岭自治县农户们的喜爱,农户储粮损耗大大降低,“丰产仓”让农户们得到了实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