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国 际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要 闻

第02版
要 闻

第03版
综 合
 
| 黔中早报数字报|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本站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俄乌“斗气”为哪般
2013-11-14

  □新华社记者 刘怡然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天然气之争再度升级,继乌克兰上周起全面停止从俄罗斯购买天然气之后,12日又有报道说,乌已决定动用地下储气库,今年底之前将不再从俄进口天然气。

  分析人士认为,俄乌此次天然气之争的出发点更多源自经济利益,两国关系不会因此受到重大影响。

  多重考量

  与以往数次俄乌“斗气”不同,乌克兰这次率先行动,主动停止购买俄天然气。俄燃料能源综合体中央调度局副局长尼古拉·奥尔洛夫向媒体透露,乌克兰方面从11月9日起全面停止购买俄天然气。

  俄《生意人报》12日报道说,乌石油天然气公司消息人士表示,今年底之前将不再从俄购买天然气,乌国内天然气需求将通过地下储气库满足。

  分析人士认为,乌克兰此举背后是出于对现实情况的多重考量。

  首先,乌克兰囊中羞涩。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上月底表示,如果乌克兰不还清8月份总额为8.82亿美元的供气欠款,俄未来对乌供气将采用预付款机制。随后,乌方部分偿还了俄供气债务,但一周后就停止从俄购气。

  乌天然气运输公司消息人士对《生意人报》表示,乌克兰石油天然气公司面临资金问题,公司不会再从俄方购气,以免增添新的债务。

  其次,乌克兰借天然气话题反击俄罗斯。俄乌两国2009年1月初曾爆发天然气争端,俄停止对乌天然气供应,并一度中断经乌向欧洲的供气。后经谈判,双方签署了2009年至2019年天然气购销合同。但此后乌方认定合同定价过高,一直希望修改协议内容,降低天然气价格。

  而天然气显然不是俄罗斯的“独门武器”,乌克兰也借该话题对俄施压。由于乌是俄天然气重要消费市场和出口过境国,乌也有理由威胁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乌总理阿扎罗夫10月曾表示,如果现有俄乌天然气合同得不到重新审议,乌克兰或在未来几年内彻底放弃从俄进口天然气。

  第三,乌克兰展示实现能源多元化的决心。长远看,鉴于乌克兰对俄罗斯降低天然气价格的努力未获成功,乌政府正启动天然气供应多元化政策。乌克兰有意增加从欧洲采购天然气,扩大与欧洲的天然气勘探开发合作,同时加大页岩气开采。

  斗而不散

  包括天然气争端在内,俄乌今年以来的一系列贸易摩擦都发生在同一个大背景之下,即乌克兰计划于本月28日与欧盟签署联系国条约。

  但就本次“断气”事件而言,分析人士认为,乌克兰的算盘更多与经济利益相关。但可以预见,两国显然不愿为早有定论的“方向之争”付出过多的经济代价。

  一方面,俄罗斯不愿失去乌克兰能源市场。俄每年对乌出口天然气占俄天然气出口总量的六分之一左右,如果乌长期停止从俄进口天然气,俄方将蒙受巨额损失。11日乌克兰停止购买俄罗斯天然气的消息传出之后,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股价当天应声下跌1.1%,这也表明,投资者认为该公司在此次“断气”事件中处于不利局面。

  另一方面,乌克兰暂无法摆脱对俄天然气进口的依赖。俄罗斯国家能源安全基金会总经理康斯坦丁·西蒙诺夫指出,目前乌克兰还无法完全放弃俄罗斯天然气,其页岩气开采和液化天然气建设项目的前景还有待观察,乌克兰暂时还无法借助液化天然气实现能源独立。

  此外,乌克兰亲俄政策不会改变。俄乌天然气争端始于乌克兰2004年爆发“橙色革命”。“橙色革命”后,乌克兰开始奉行“脱俄亲欧”政策,俄乌关系出现恶化。2005年12月,俄罗斯要求乌克兰以市场价格从俄购买天然气。然而,2010年2月亚努科维奇当选乌克兰总统后,乌克兰修改前任亲西方政策,俄乌关系迅速回暖。

  分析人士指出,俄乌元首今年7月底共同出席两国联合海上阅兵,显示双方政治互信重回高水平,因此在当前条件下,对于乌克兰加入欧盟的既定选择,俄方或将采取更加务实的态度与乌克兰进行合作。特别是,在事关双方核心利益的天然气领域,两国将基于各自需求,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r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