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迈出银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 允许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 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先行先试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让人目不暇接的金融改革接连涌现。十八大以来,金融改革正意气风发地驶入“快车道”。 “可以预见到,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开放的影响,必然会给我国相关金融改革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 “凡是‘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今后在继续加强中央银行主导和国有银行为主体的条件下,应兼容和鼓励民营金融机构的建立和发展。” 厦门大学教授胡培兆表示,“容许民营金融发展,就能尽快解脱国有银行背负民营企业融资难的责任,也可以打破金融垄断的壁垒,遏制影子银行的斜出,有利于规范金融秩序,进一步激发金融业的活力,有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促进实体经济繁荣发展。” 改革后的金融业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有力支持了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 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小微企业贷款1.03万亿元,占全部新增企业贷款的42.6%,这一比例较去年同期提高了9.9个百分点。 金融体制改革: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