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岩的定义:攀岩运动是利用人类原始的攀爬本能,借以各种装备作安全保护,攀登一些岩石所构成的峭壁、裂缝、大圆石以及人工岩壁的运动。 攀岩的种类 一、按地点分类 1、自然岩壁攀登: 定义:在野外攀爬天然生成的岩壁;一般是开发和清理过的难度或抱石路线; 优点:可以接近自然,充分体会攀岩的乐趣;岩壁角度、石质的多样性带来攀登路线的千变万化;由于岩壁固定,路线公开且可长期保留,所以自然岩壁的定级可经多人检测对比,成为攀岩定级的主要依据。 缺点:野外岩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时间和金钱花费都较大;路线开发也比较费力。 2、人工岩壁攀登 定义:在人工制造的攀岩墙上攀登,包括室内攀岩馆和室外人工岩壁; 优点:对初学者安全性较高;交通方便,省时省力;不可预见因素少,可以定期训练或进行专项训练;人员密集,便于交流切磋;另外,人工岩壁可以对路线进行保密性设置从而成为攀岩比赛的主要形式。 缺点:缺少特殊地形,创意性少,自由发挥余地小;支点的可调性使得人工岩壁路线常变,定级主观性更强,准确度偏低。 二、按攀登形式分类 1、自由攀登 定义:不借助保护器械(主绳,快挂,铁锁等)的力量,只靠自身力量攀爬; 特点:此种攀登形式在我国占主导地位,较符合体育的涵义范畴,考验人体潜能。 2、器械攀登 定义:借助器械的力量攀登; 特点:在大岩壁攀登中较为常用,对于难度超过攀登者能力范围的路线有时也借助器械通过。其意义存在于攀登者的项目目标和活动历程中而不在于攻克难度动作。对器械操作的要求较高。 3、顶绳攀登 定义:在岩壁上端预先设置好保护点,主绳通过保护点进行保护,攀登者在攀登过程中不需进行器械操作。 特点:安全,脱落时无冲坠力,适合初学者使用;但对岩壁的要求苛刻,岩壁必须高度合适(8到20米)且路线横向跨度不大,由于需要绕到顶部进行预先操作,架设和回撤保护点的工作都比较繁琐。有时为方便初学者,可在先锋攀登的路线上架设顶绳。 4、先锋攀登 定义:路线预先打上数个膨胀钉和挂片,攀登过程中将快挂扣进挂片成为保护点并扣入主绳保护自己,攀登者需要边攀登边操作。 特点:在欧洲尤其法国最为盛行,它比传统攀登安全性高,可以降低心理恐惧对攀爬的影响,从而全力以赴突破生理极限,挑战最高难度; 三、按比赛形式分类 难度攀岩:是以攀岩路线的难度来区分选手成绩优劣的攀岩比赛。难度攀岩的比赛结果是以在规定时间里选手到达的岩壁高度来判定的。在比赛中,队员下方系绳保护,带绳向上攀登并按照比赛规定,有次序地挂上中间保护挂索。比赛岩壁高度一般为15米,线路由定线员根据参赛选手水平设定,通常屋檐类型难度较大。 速度攀岩:如同田径比赛里的百米比赛充满韵律感和跃动感,按照指定的路线,以时间区分优劣。 室内攀岩:是在一个高而大的房间内设置不同角度、不同难度的人工岩壁,在上面装有许多大小不一的岩石点,供人用四肢借助岩点的位置,手攀脚登。室内攀岩的难易程度可由人直接控制。岩壁也分为人工岩壁和天然岩壁。人工岩壁是人为设置岩点和路线的模拟墙壁。可在室内和室外进行攀岩技术的训练,难易程度可随意控制,训练时间比较机动,但高度和真实感有限。天然岩壁是大自然在地壳运动时自然形成的悬崖峭壁,给人的真实感和挑战性较强,可自行选择攀岩的岩壁和攀岩路线及攀登地点,而且天然岩壁的路线变化丰富,如凸台、凹窝、裂缝、仰角等,让你体会“山到绝处我为峰”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