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 本报记者 李锦卫 “你们的工作效率真高!还以为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有结果呢!没有想到这么快帮助我把问题处理好了!”6月8日,在安顺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伍某一脸微笑地说。 5月底,伍某因原用工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时未依法向其支付经济补偿而到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进行投诉。经劳动监察员调查了解,认为该案应该由伍某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提请仲裁才能最大限度保障伍某的合法劳动权益后,按照“三位一体”工作机制,指导伍某到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提起劳动仲裁申请,该院收到伍某仲裁申请的当天立案,并经过进一步的调查和协调,伍某与原用人单位达成协议,于6月8日到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依法提出拆案申请。 今年3月以来,市人社局制定了《安顺市构建劳动关系、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三位一体”劳动维权机制工作方案》后,及时制定了相关配套制度,全方位建立起了“三位一体”劳动维权工作机制。该机制运行近3个月来,极大地促进了我市劳动保障维权工作的开展,受到广大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欢迎。 特别是“人人是形象,处处是窗口”的工作理念得到劳动者认同。在加强劳动关系、劳动监察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三方工作人员交流学习中,将劳动关系部门人员培养成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和兼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把劳动保障监察员培养成兼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员培养成兼职劳动保障监察员,同时必须了解劳动关系部门的有关业务知识,达到劳动维权工作三方工作人员一专多能,无论是遇到劳动维权哪一方面的投诉都能够进行及时初步的判断和处理。 同时,在“三位一体”所涉及到的三个部门都制定了统一的《安顺市“三位一体”劳动维权接访表》,明确三方在劳动保障工作中的首问责任制,劳动者无论走到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还是劳动关系任何一家部门,都可以直接进行投诉受理,第一接待人员必须进行初步的了解并进行登记后,根据“三位一体”工作机制要求,通知具体受理部门进行处理。避免了劳动者因不了解有关部门业务工作且办公地点不一而跑“冤枉路”的情况发生,得到了广大劳动者的一致认同。 “两升一降”显高效,劳资纠纷化解在基层得到企业的高度认可。在劳动保障监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和劳动关系三方努力下,今年上半年,共检查用人单位268户(次)、涉及18237人,下达劳动保障监察现场反馈书107份。检查用人单位和涉及人数比2012年的103户(次)涉及6390人分别增长165户(次)和11847人,同比增长160.19%和185.40%;同时劳动关系基础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今年上半年到劳动关系部门进行集体合同审查的用工单位为18家,比2012年上半年的7家增加11家,同比增长157.14%;进行工资集体协商审查的用工单位24家,比去年的10家增加14家,同比增长140%;进行劳动用工备案的人数575人,比2012年上半年的287人增加了288人,同比增长100.35%。更值得一提的是,得益于劳动监察日常力度的加大,相当一部分劳资纠纷被消化在基层萌芽状态,直接促使劳动者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部门申请仲裁案件数下降。今年上半年安顺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受理案件216件,比2012年上半年受理的403件减少了187件,同比下降46.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