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黔之腹·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黔之腹·要闻

第03版
黔之腹·综合
 
| 黔中早报数字报|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本站
 
2013年6月26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屯红高粱映红致富路
2013-06-26

  □本报记者 叶炜

  平坝县乐平镇大屯村是一个有着600年历史的屯堡村寨,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屯人发扬屯堡团结的民风,共同探索新时期产业化发展新模式,走上了一条发展红高粱产业的致富路。

  2009年,大屯村村支两委选派创业能力强、年轻有知识的党员群众到遵义等地学习高粱种植,发现高粱的经济价值是玉米的2倍多,于是决定回村动员全村人种植优质高粱,走高粱产业的发展之路。把以往种植玉米改成种高粱,真能实现增产增收吗?这使村民们望而却步。为了打消村里人的顾虑,统一发展意识,党员朱玉文带领部分群众率先示范种植,并规划了500亩党员示范高粱种植基地,同时每年邀请县科协、农业局技术人员和科技专家到村开班教学、现场指导种植技术,改变群众发展观念,更新种植模式,提高群众的致富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高粱试种成功了,经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全村从此走上了高粱产业发展之路。

  为使高粱种植良性发展,在大屯村村支两委的带领下,196户农户自愿入股,共注册资金125万元,成立了大屯银杏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并在合作社建立了党组织,明确合作社负责采购种子、农用物资、农药,请专家培训指导,联系商家等事宜。同时,合作社向种植户实行保底价格,不受市场价格下落的影响。市场价格上调,合作社相应上调,切实做到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确保种植户的根本利益,提高了群众参与种植的积极性,推动了高粱种植的合作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           

  2012年,合作社与仁怀酒厂签订了2000余亩红缨子高粱订单合同,收入突破500万元。同时,通过开放合作社经营范围,扩大种植面积,以亲带亲、以友带友等方式将种子出售到天龙、乐平、白云等地。

  依托合作社,村民们有了固定收入,在家门口就能创业,越来越多外出打工的村民闻讯纷纷回乡。为满足大量返乡农民工的创业需求,合作社创建了大屯村返乡农民工创业园,为返乡农民工搭建起创业平台。村党支部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取得政府贴息贷款,让想发展、能创业的返乡农民工会发展、能发展、发展好。目前,已有238名返乡农民工开始种植高粱,全村种植高粱达2500亩,预计通过土地流转,进一步扩大合作社社员,扩大合作社经营范围,将发展高粱10000余亩,成为平坝县独具特色的高粱种植产业示范地。

  近年来,大屯村共争取上级项目资金350万元,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对基本农田进行建设和改造,修建机耕道2公里,沟渠1.5公里。今年争取到高粱发展项目资金140万元。为提高高粱品质,打造出市场品牌,合作社还围绕市场需求,邀请专家对种植气候、土壤结构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大有机化肥的要求,从而带动发展养殖业。

  现在,村里又兴建了两个养殖场,不仅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也为沼气池能源建设和种植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机肥,形成了循环经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r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