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明 早上起来去买早餐的时候,卖包子的大嫂正在包粽子,闻着清新的苇叶和米香,真的好想咬一口。大嫂看我眼神注视着粽子,告诉我说,刚包好,要是想吃中午来买正好。中午我去买了两个粽,剥开苇叶,咬了一口,是江米,好吃。原来快到端午节了。 小时候,由于家里生活比较拮据,所以我们这些孩子总是盼望过节,能让我们这些长期以来以青菜、粗粮来果腹的肚子能增加一点油水。 在家乡,过端午节是要吃粽子和鸡蛋的。粽子要用苇叶包裹,米要用江米,那样吃起来才香,要是在里面加红枣或者之类的作为馅才更是好吃。 小时候,我们那里也是河道纵横,苇叶特别的大,而且有一股自然的清香,所以煮好的粽子,自然有一股苇叶的香气,吃起来更加的爽口。母亲把整理好的苇叶放在水里泡着,江米当然也要先泡好,等苇叶泡得差不多的时候,邻居家的婶子大娘们就会来我们家一起包粽子,既热闹速度又快。而我,只能在旁边眼巴巴的看着,盼望着粽子早日下锅,我好能早点吃上粽子…… 小时候过端午节不仅因为有好吃的,还因为还有五彩线。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一清晨,我总是在妈妈给我绑五彩线中醒过来。然后美美的看着手上,脚上的彩线,还有脖子上的那些香包、桃子、扫帚等高兴得不得了。上学的时候,也跟同学们比看谁的又粗又漂亮。 不过,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粽子,也不是五彩线,而是鸡蛋,尤其是一句“蛋碰蛋,两不怨”一直留在我脑海深处,每当想起围绕端午节鸡蛋发生的趣事的时候,我总是会从内心深处笑出来,童年的乐趣确实太多了。端午节要煮鸡蛋吃的,当然煮鸭蛋鹅蛋也行。那时候,伙伴们家里都不是很富裕,平时鸡蛋都是攒起来卖钱的,只有生病的时候才能吃几个鸡蛋。但是到了端午节,家里都会煮上一大盆鸡蛋,能敞开肚子吃上一回。 到了端午节我们小伙伴们不会一下把鸡蛋吃了,而是要把鸡蛋带到学校和其他人带的鸡蛋撞一下,看看谁的鸡蛋坚硬,如果撞破了就直接填进肚子去了。要是连续撞破许多伙伴们的鸡蛋,就像得胜的将军一样,能够得意好一阵子。 小学四年级的端午节,一大早起来后,我没吃饭,拿上两个鸡蛋两个粽子就跑到学校了。先把粽子吃了,然后和小伙伴们撞起了鸡蛋,第一个很不争气的一下被撞破了,气得我一口吃了它。然后开始了第二个的神奇之旅。话说我第二个鸡蛋,谁也没想到竟然成了长胜将军,在连续击破了本班同学的二十多个鸡蛋竟然一点破损也没有。闻讯赶来的其他班同学用鸭蛋鹅蛋和俺的神奇鸡蛋相撞,但是都失败告终,心里那个得意,被小伙伴们羡慕得不得了。 虽然鸡蛋没有被击败,但是课间的时候,我的肚子告诉我,这个鸡蛋该被填进肚子的时候,我磕破了这个鸡蛋,准备吃了的时候,竟然发现这是一个生鸡蛋,原来我是用生鸡蛋和熟鸡蛋撞的,幸亏没有人看见,要不麻烦大了…… 已经有许多年没有吃家里的粽子了,出外求学打工,端午又没有假期,所以到了端午的时候,就更加想念家乡的粽子,那幽香的粽子。那些属于往日的回忆,依然萦绕在脑海中,每到这个时候,都会唤醒对往事的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