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黔之腹·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封面

第02版
黔之腹·要闻

第03版
黔之腹·综合
 
| 黔中早报数字报|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本站
 
2013年5月2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索岭再聚正能量
2013-05-28

  (上接1版)

  “今年我们把选人用人的目光聚焦在重点工程一线、发展一线、业务一线、生产一线,选拔具有基层领导经验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各级领导班子。”韦锋告诉记者,那些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老黄牛”干部,长期以来为关岭经济社会发展默默奉献,不计得失,组织会优先提拔和重用,同时也通过这种方式引导更多干部扎根基层、服务基层。

  今年以来,该县共调整不团结领导班子1个,交流干部42人,提拔干部67人,改非领导干部1人,降职使用1人。

  据介绍,在基层树立标杆的同时,关岭针对目前抽借调人员过多、抽借调程序不规范、人员流动不畅通等问题,创新开展县直部门(单位)跨部门竞争(竞聘)上岗,拿出32个县直部门(单位)股级岗位面向全县广大干部进行公开遴选,做到信息全程公开、操作全程透明、监督全程到位、选拔全程差额,有效保证了跨部门竞争上岗工作的规范、科学和透明。

  “乡镇工作经历在这次跨部门竞争上岗中成为一种明显优势,体现了县里对乡镇干部的关注,让大家看到在乡镇干得好,一样会受到重视、得到重用。”一位来自岗乌镇的考生认为跨部门竞争上岗给基层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关岭在选用干部的过程中,注重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该县“一报告两评议”工作中,将是否“阻碍提速发展、奋力赶超”作为测评项目,并占40%的比重,通过采取正反向测评,在横向对比中区分干部的显绩与潜绩,客观科学地认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目前,2名业绩突出的干部因此得到提拔,1名测评靠后的领导干部被改任非领导职位,改变了干部能上不能下的“痼疾”。

  建立长效机制

  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作风建设不是一阵风,要形成长效机制,要成为广大干部的自觉行为。

  韦锋告诉记者,加强作风建设,让有为者有位这一系列工作,都是要让干部“沉”下去,让作风“提”上来,最终的落脚点是要让广大干部在倾注民生发展的实践中,提升推动科学发展的执行力、落实力,在全县范围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环境。

  “通过开展作风整顿,关岭干部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从近几次督查来看,均没有发现迟到、早退,上班时间玩游戏、聊QQ、网购等情况。下一阶段工作中,我们将重点整治工作不在状态干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干部人才保障。”关岭自治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胡志顺告诉记者,他们将重点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督查,规范村级办公,督促村干部落实值班制度,指导帮助驻村干部为帮促村办好事实事,促进村级经济社会更好发展。

  据介绍,关岭将把建立健全创先争优长效机制与强化作风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两相促进,进一步加大明察暗访力度,以作风建设推动机关效能建设,鞭策慢作为者、处理不作为者、惩戒乱作为者,切实解决影响干部队伍形象和工作效率的“庸、懒、散、慢、玩”问题。

  关岭在建立长效机制的基础上,将以夯实基层基础为重点,针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缺乏、阵地建设不规范、示范作用不明显等难题,多措并举,采取“思想吸引、事业吸引、感情吸引、前途吸引、长效吸引”的方式,引进村级人才;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创建和谐同步小康村居(社区)活动,整合资源,不断规范村级阵地建设;针对村干部报酬偏低、基层干部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切实加大投入,及时把村干部报酬纳入县级财政预算;以创建同步小康村居(社区)活动为契机,多层级、全方位开展基层党建示范点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树立对外新形象。

  放眼索岭大地,关岭灞陵大道已现雏形、县民族中学新校区加快推进、顶云新城建设全面铺开……科学发展战鼓轰鸣,后发赶超士气昂扬,一批能干事、想干事、干成事的“老黄牛”、“狮子型”干部正带领广大关岭群众向着全面小康目标铿锵迈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r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