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安顺周末·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专页
 
| 黔中早报数字报|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本站
 
2011年7月2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无标题
2011-07-22

  从黄果树瀑布沿着320国道西行4公里,便到达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断桥镇龙爪树村,由龙爪树村迤逦西北行,经苗族寨子烂坝村,渐下至坝陵河谷底,到达古坝陵桥。

  古坝陵桥即徐霞客所说的关岭桥,离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城关索镇八里,又名八里桥,是滇黔古道的必由之路。清道光年间修桥时曾得明未农民起义军张献忠部孙可望所建“兴朝”的铜钱十数枚,说明坝陵桥至迟建子明代。原桥东西各有一黄桷巨树,盘根错节,径有数围,矫若虬龙,枝叶覆于桥上,即为古永宁州八景之一——骑桥双树。清人有晓行坝陵桥诗:“野店茅檐接岸低,桥头古树护新堤。鸡声晓唱关前月,好照征人过岭西”。又有诗:“风雨经年古树横,白云深处晓钟鸣。行人坐听桥头水,隔岸春涛送远行”。行人在此养精蓄锐,以攀关索岭。拂晓,鸡鸣野店,涛催月落,由白云深处的双泉寺传来钟声悠悠,当别有一番景致。

  古坝陵桥有4孔,今仅存东西2孔,过河必须徒涉,千年古树早已不存。河面宽约50米,水流湍急。置身古桥头,望两岸青山壁立,碍月限月,山峰剑戟嵯峨,与天公比高,古道崎岖如羊肠,悬予头顶,那种感受当与古时有所不同。

  过坝陵桥即开始登山。山路险峻,石磴宽约2米,大致保存完好。古道曲折,计经十六盘,抵半山腰之双泉寺,即徐霞客所说之观音阁旧址。但听水声潺潺,一道清泉泻出于树丛岩隙之间,由寺前小桥流向山下,这就是有名的马跑泉。据传,三国时期,关公之子关索南征过此,人困乏,焦渴已极,关索的马用蹄刨出清泉,故称马跑(刨的谐音)。关索说,马尚能刨出水来,人难道不如马吗,于是用刀靶掘石,清泉亦出,称为刀靶泉,合称双泉。徐霞客记载,距马跑泉水数步有哑泉。他曾勺马跑泉饮之,甘洌异常,评价仅次予无锡惠泉,而哑泉水苦不能饮。今仅存马跑泉。该泉经现代分析表明,属重碳酸钙镁型,是软水,所含游离二氧化碳和偏硅酸在贵州西部各泉中是比较高的,属比较优质的饮用水,还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检出。古人早就把马跑泉列入永宁八景,称为“半岭琼浆”,当不足为奇。清雍正4年云贵总督鄂尔泰曾有《马跑泉》诗咏道:“岭开传汉代,树老自何年?寺出层云外,泉流古佛前。花落拂涧水,飞鸟破溪烟,独坐幽篁里,悠然憩众缘”。可见,在清代,这里还是碧树蓊郁,翠竹婆,百花竟开,千鸟争飞的地方。

  今森林已被破坏,双泉寺也已颓败。由小桥八寺,从山门,教堂遗址,仍可想见当时崇殿杰阁,僧舍俨然的规制。坐于寺前,只见晒甲山红崖千仞,坝陵河白水一线,一碧如洗的天幕上白云悠悠,在远山背后吞吐,令人心旷神怡。

  由双泉寺上二十七盘,穿过石块垒成的二道城门,即抵关关口。有城门一座,城门上原为单檐飞角的庙堂,外护石栏,石柱,透雕云龙图案。门额上门,有九龙盘绕的大匾一方,康熙皇帝曾题有“滇黔锁钥”四个大字(已失正征集之中),故当地人称为“御书楼”。在关口两侧,山峰奇险,插入云天。关索曾派兵驻守,在清代亦是军事要隘。清女诗人蔡琬曾有诗咏道:“峰静楼戌狐上屋,风暄古木鹤惊群,横盘石磴危通马,深锁雄关冷护云”。可以想见,清初这一雄关森严壁垒的情景。

  楼门有关帝庙一座,现在断碣残碑犹存,石础雕栏横斜,急待修复。

  关岭即关索岭,北自郎岱、南抵关岭断桥河边,绵旦50余公里。它悬崖削壁,宛如长城,耸立于坝陵河西岸,高居于群峰之上,遂成古永宁州八景之一——“关岭接天”,它是古时往西南边陲的必由之路。关索岭主峰之一的太子阁下,是滇黔古道的关口,即为关关口。相传关索为关羽之子,随蜀丞相诸葛亮南征,开辟蛮道于此。关羽后封帝,故关索亦为太子,太子阁即为关索享祀之处,今已废。有诗咏道:群山环列尽巍峨,蹑足登临转处多。直上青霄初纵日,撑天峻岭插关口。站在关关口东望,坝陵河谷,晒甲山,鸡公背一览无余,山麓村寨历历可数。西望,关索镇横卧脚下。更远处,一山高过一山,云贵高原的层峦叠嶂,遥接天际,苍山如海,如激浪扶摇而上,令人仰天长啸,发抒激烈壮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r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