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洪文洁 卢维 百舸争流,不进则退。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的澎湃大潮中,西秀区如何赶超? “做大城市、做强产业、夯实基础,实现跨越”。7月11日,西秀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胡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这样的答案。 围绕“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抓机遇、提速度、上台阶”的总要求,今年以来,西秀区克服年初雨雪凝冻、后期干旱少雨等自然灾害以及金融危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带来的不利影响,迎难而上、坚定信心、负重奋进,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平稳较快发展,主要发展目标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项目“领舞” 投资在西秀区经济发展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今年,西秀区要完成80亿元的投资目标,关键要抓住项目这个“牛鼻子”,打好项目建设这场攻坚战。 紧盯“80亿元”不放松,全力以赴推进各类项目建设!西秀区委、区政府迎难而上。 目标任务如何完成?“项目建设”是“三个建设年”活动见成效的关键所在,项目建设是当前西秀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命线”,西秀区上下形成了这样的共识,紧紧围绕“做大城市、做强产业、夯实基础、加快跨越”的思路,在加快工业化、推进城镇化上做文章。 引进欧洲工业城、创业园区等产业项目,着力打造西秀工业园区品牌;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不断扩张城市规模、提升城市品位…… 今年上半年,西秀区共实施各级各类项目200余个,其中重点项目30余个。对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个指挥部、一个区级领导任指挥长,提供全程“保姆式”服务。 一个个企业的入驻、一个个项目的开工建设,西秀区项目建设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 城市扩容 通过项目建设,西秀区城市扩容拉开架势。 东面,家运天城、国际佳缘等高品质商住小区相继建成;北面,依托虹山湖良好生态环境打造集行政服务、商业会展、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北部新城正在崛起;西面,中华西路改造井然有序;南面,汪家山、管元村等“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 围绕打造百万人口生态旅游城市目标,西秀区坚持做大城市规模,在一手抓新城建设、一手抓旧城改造的同时,加快重点乡镇小城镇建设步伐,依托安普、安紫及绕城高速公路和过境沪昆高速、长昆铁路等,按照黔中经济区、贵安一体化发展战略构想,推进七眼桥、大西桥、蔡官、轿子山等重点城镇建设,加快形成新的城市带、产业带。 在拓展新城区、打造老城区的同时,该区着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亿元改造城市环境,并在新区建设中引入实力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引进旅游地产开发理念,高标准、高起点开发城市。 (下转2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