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各机关党组织具体组织本单位党员到社区报到,并在社区填写机关党员进驻社区服务登记表,服从社区党组织安排,通过担任志愿者、参加社区党组织主题实践活动等形式,利用节假日为社区群众服务,明确每名机关党员1年至少要参与社区服务2次,每次不少于1个工作日。社区党组织做好日常管理记录,向街道党工委提供第一手机关党员服务、监督、管理的考评依据,街道办事处党工委建立社区对机关党员反馈意见的考评机制,将机关党员在社区的表现在每年年底向其所属机关反馈,反馈结果作为机关评议党员重要内容。数千名区级机关部门党员参与到社区服务中,壮大了社区服务队伍。 筑牢基层基础,社区发展风貌变亮。着力在社区“有人管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上下功夫。一是改进社区班子建设方式。在4个街道办事处各选择1个社区开展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公推直选试点工作,切实选拔出能力较强、办事公道、群众公认的优秀人才。坚持每年从高校毕业生中选聘人员到社区工作,优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二是拓展社区经费来源途径。支持和引导社区走服务创收、合作开发、出售租赁、招商引资的路子,增加社区集体经济收入;采取以财政投入为主、党费补助为辅、社会筹集为补充的方式,加大对基层党组织正常运转、党员教育管理和活动场所建设等经费的投入力度。三是分类指导加强社区活动场所建设。在城郊社区,把主动权交给郊区办事处,主要通过项目建设方式解决活动场所建设问题;在城区社区,加大帮扶力度,由组织部门协调有关部门,采取优惠租赁、优先借用等方式临时解决,并把活动场所建设纳入城市改造和地产开发项目,力争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全区在建“社区服务中心”项目3个;南街办事处塔西社区依靠发展集体经济,自主建成120平方米的活动场所,社区面貌“亮”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