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时事·广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专页
 
| 黔中早报数字报|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本站
 
2011年4月1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各界人士谈落实“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
2011-04-01

  新华社记者  张晓松  江国成  何宗渝

  

  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二五”规划纲要,描绘了我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各界人士普遍认为,当前我国正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切实贯彻落实好规划纲要的各项任务。

  把扩内需作为一项长期战略

  “中国有占世界20%的人口,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加强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建设都孕育着巨大的需求潜力。”展望“十二五”,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平指出,扩大国内需求应作为一项长期战略方针。

  张平认为,扩大消费需求是扩内需的战略重点。我国的最终消费率目前还不到50%,这与国际上70%左右的平均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要挖掘这一潜力,就要多措并举,包括优先发展就业,积极推进城镇化,积极发展新兴消费业态等。

  “我们还需继续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张平认为,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大国,需要在较长时期内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要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

  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提出,“十二五”期间中国扩大内需须注重两方面,一是将越来越严格的住房政策坚持下去,二是使劳动者的工资不断提升。两者都是迈向消费社会的基础。

  谋求“结构性的增长效应”

  上个五年规划中节能减排、服务业增加值等指标未完成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已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主要症结。各界人士普遍认为,调结构应成为我国“十二五”期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

  “中国过去的增长是靠速度、投入、资源,未来要靠结构优化、技术创新、管理、人力资源。”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指出,“如果说过去中国是‘速度性的增长效应’,今后就要谋求‘结构性的增长效应’。”

  “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此,河北省邯郸市代市长郑雪碧说:“我们将瞄准‘由重变轻、由粗变精、由黑变绿’的目标,引导投资向传统产业升级改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等领域倾斜。”

  未来,推动服务业大发展将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可探索建立民间资本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对接机制,促进社会富余资本和新增信贷向实体经济流动。”经济学家辜胜阻说。

  改革开放仍是强大推动力

  各界人士普遍认为,我国过去30多年的发展进步依靠的是改革开放,实现“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宏伟目标,改革开放仍将是强大推动力。

  “中国应尽快改变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认为,“十二五”期间应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重点,提高经济决策的科学性,增强宏观调控的预见性,提高市场监管的有效性,强化中长期规划的科学性和刚性约束。

  他建议,我国应确立并实施“民富优先”的改革导向,尽快出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下决心调整财政收入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以公益性为导向、以改善民生为目标,着力调整国有资源配置。

  谈到“十二五”期间我国的对外开放,三一重工总裁向文波认为,中国企业不能总停留在国内市场,必须“走出去”。这需要国家从战略层面来统筹规划,需要出台进一步的支持政策帮助中国企业解决“走出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r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