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镇宁自治县采取多项措施,发挥各乡镇优势,不断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 进一步改进支农资金扶持方式,鼓励各类经济实体投身镇宁农业发展。采用补贴、金融贴息、以奖代补、以物折资、先建后补等支持政策和激励措施,创造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千方百计引进有实力的投资者到该县投资现代农业发展,大力引进农产品加工类的大企业、大项目,促进全县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引进贵州百灵制药集团投资5000万元在该县大山乡建设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引进贵州柳江畜禽集团预计总投资2.5亿元落户丁旗镇,2011年完成投资8000万元。 采取各类支持政策,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创造良好环境,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带头人。支持农民自主创业,引导大学毕业生回乡创业。放活农业农村经营性职能,鼓励和支持农技人员创办、领办实体。该县充分利用原530厂区闲置土地和厂房,建立农民工创业园区,园区完全建成后将形成20000平方米标准生产厂房,引入600余户水晶加工户入驻,解决就业1000余人。 集中力量打造重点优势产业,为镇宁农业发展环境提供良好的品牌效应。按照品种优质化、技术标准化、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加工精深化、经营产业化的目标,重点推进优质粮油、蔬菜、茶叶、精品水果、中药材、优质畜禽等“六大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建立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营造良好的农业发展环境。到“十二五”期末,全县粮食产量达到11万吨,油菜籽产量达到1万吨,蔬菜种植面积15万亩,茶叶种植面积5万亩,中药材种植面积5万亩,水果种植面积6万亩;肉类总产量达到4万吨,禽蛋产量1.5万吨,水产品产量0.2万吨。 优化农业发展环境,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切实加大攻关力度,认真筛选项目、提前行动、重点推介、全程跟踪,利用一切条件争取更多项目、资金和政策投入该县。围绕种、养殖业产业化发展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配合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积极申报优势产业基地、农村环境卫生、休闲观光农业、基本农田建设、冷链物流市场建设等项目,以实施项目建设提升该县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目前,该县储备“十二五”期间农业发展重大项目112个,预计投资41.86亿元,资金来源有政府投资、企业投资、农民自筹、招商引资等方式。 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创造良好的农业基础环境。坚持基本农田建设与全县主要粮油、蔬菜坝区生产和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相结合,建设引水沟渠、小水窖、机耕道、坡改梯、田间便道,推进土地整治和土壤改良。同时,以指导农民科学施肥、节本增效、增产增收为目的,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应用,减少不合理施用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促进农业生态良性发展,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农业基础环境。(镇宣) 深入开展“三个建设年”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