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支招 面对琳琅满目的DC市场,估计很少有人不眼花。对于初次接触DC的您,想要挑选一部合适的数码相机,是不是觉得无从下手呢?其实,只要练会了DC秘籍之“选机七伤拳”,就能轻松拿下所有对手,保证您选到合适的相机。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什么是“选机七伤拳”。 小编认为,挑选数码相机,主要考虑以下七个要素:分别为定位、预算、镜头、感光元件、像素、品牌、外观及功能。下面,小编就分别阐述这七个要素在相机选购过程中的作用。 1、定位:相机选购的第一步,与其说是了解相机,不如说是了解自己。对自己的拍摄需求进行准确定位,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您选购到合适相机的前提保证。定高了浪费钱,定低了又会买回来不趁手的器材,难以满足您的拍摄需求,影响心情耽误时间。 2、预算:预算主要考虑两方面:第一是您将要购买什么类型的相机,这一类型的相机,基本是在什么样的价位。第二,就是您可用于购买相机的额度范围是多少,虽然一分钱一分货是真理,价格高昂的相机自有其过人之处,但您一定要明白,多少钱是您可以为一台相机承受的最大范围,如果因为买一台相机,搞得负债大于资本,导致你的财务入不敷出,就太不划算了。 3、镜头:很大程度上,玩摄影也就是在玩镜头。不管是一体式的小DC,还是可换镜头的单反相机,镜头都是决定成像质量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对于镜头,我们需要了解光圈、焦段这些最基本的术语,了解什么是广角、长焦,知道它们各自在摄影中发挥的作用。 4、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就是数码相机的“心脏”。选购一台数码相机时,我们需要关注的就是感光元件的类型以及尺寸,这直接决定了一台机器成像的质量。而如何了解一台相机的感光元件呢,我们专门出了一篇文章来为您进行详细解析,包括感光元件的发展历史、现有类型及各自的特点。 5、像素:很多初次接触摄影的用户都存在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像素越高越好。这与现在不少厂家曲意鼓吹高像素有关。其实像素只跟照片的输出大小有关,像素越高只说明这照片能放得越大,而不是说像素越高,照片就越清晰。而对于我们而言,还是画质更加重要。虽然说随着技术的进步,像素的提升也是一个趋势,而且,高的像素也往往能为后期的裁剪留下余地。但是,小编给的建议是:在CCD尺寸相同的情况下,较低像素的相机往往比较高像素的相机具备更优秀的画质。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资深摄友都怀念800万、甚至是600万像素的那个时期,就是因为高画质。 6、品牌:品牌可以看做是市场份额和用户口碑的一个反映,好的品牌往往意味着大的市场份额和好的口碑,因此,品牌也往往意味着价格上的差距。比如说同样参数的机型,佳能的价格就会超出爱国者一大截。当然,并不是说只有知名度高的品牌或者是机型才是好的产品。除去佳能、尼康、索尼等一线品牌外,其余像理光、富士、松下等品牌的产品也非常不错,机型也各有特点,具体看您在选择时的喜好了。 7、外观及功能:之所以把外观和功能放到最后,是因为小编认为,相机的外观属于比较主观的方面,很难定出一个适合衡量所有相机的标准。而功能方面,技术的进步已经赋予了DC越来越多“新奇特” 的功能,至于这些功能的实用性及具体表现,则需要针对特定的机型来进行分析。除非您是时尚达人,或者是在拍摄方面有特殊的需求,不建议您在选购相机时将这些“新奇特” 作为您考虑的首选因素,否则您就可能为了一个并不实用或者说不常用的功能而额外掏钱了。 其实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我们并不需要过于探求那些深奥而又并不实用的技术术语,如DC的成像原理、各个类型之间的焦距换算等,我们只需要把握两点总的原则就可以: 1、 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数码相机也是一样。选机的过程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我们只需要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就可以了。 2、“没有最贵、只有更贵”只是商家的把戏。“不买最贵,只买最好”才是我们要奉行的原则。什么是最好的,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就是性价比最高的。 只要把握住这两个总的原则,然后按照您的需要,参照上面的购机标准,就一定能选到最合适您的那款相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