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地方·专题

第04版
要闻
 
| 黔中早报数字报|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本站
 
2011年3月25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论提升贵州新形象
2011-03-25

  (上接1版)要解决好“慢”的问题,塑造加速发展的新形象。回首过去五年,纵向比,我们变化深刻、成效显著;横向看,我们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的大潮中依然滞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赛道上仍慢一程。“十二五”期间,我们必须快马加鞭,奋力追赶,才能不断缩小发展差距,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省委、省政府提出“到‘十二五’末,确保全省生产总值达到8000亿元,力争翻一番、突破100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接近3000美元”的奋斗目标,就是一个积极的、强势头的、追赶型的目标,彰显了贵州的志气、信心和胆略。实现这一目标,就能为贵州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坚实基础。我们必须横下一条心,咬定发展不放松,不达目的不罢休!

  要唱好“转型”调,塑造科学发展的新形象。分析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症结不难发现:发展速度慢、发展方式粗放,是长期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十二五”时期,我们面临着既要转变发展方式,又要加快发展速度的双重压力、双重任务,能否在这两个关键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考验着我们的干劲,更考验着我们的智慧。这就要求我们,要鼓足转型的劲、吹响转型的调、想好转型的招、唱好转型的戏,努力在加快发展中实现转变、转型和升级发展。

  要凝聚起强大的力量,营造齐心协力促跨越的良好氛围。加速发展、加快转型,需要贵州各族儿女的共同努力,需要大力弘扬“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贵州精神。只要全省一盘棋、上下一条心,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用心想事、激情干事,聚集无穷的智慧、激发无限的潜能,加快开拓前进的步伐,奋进的贵州就会像穿越在山川田野的动车组一样,朝着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奋力驰骋。

  五

  要在扩大招商引资、加大对外宣传中,进一步提升“开放的贵州”新形象。

  贵州发展相对滞后,与开放不够直接相关。在一定意义上,开放带来的活力,将比改革带来的活力还要大。正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一针见血指出的:贵州要坚持以开放促开发,以民生带发展。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需要我们大开山门,更加主动地对接省外生产要素,开展全方位、多层面、宽领域的招商引资。俗话说:“大招商、快发展,小招商、慢发展,不招商、难发展”。唱好了对外开放、招商引资这台大戏,也就做活了提升贵州新形象这篇大文章。只要我们紧紧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部产业转移、中央企业扩张等重大机遇,主动出击,上门招商,积极承接发达地区的经济辐射,有效吸纳产业转移,就能不断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拓展新空间、注入新活力。

  扩大招商引资,需要建设良好的软硬环境。“要得凤凰栽好树,要引外资服好务”。我们不仅要靠资源吸引客商,更要靠好的政策、优的服务、良的人缘、诚的信誉、稳的秩序吸引客商。要进一步下硬功夫治理软环境,让每位客商在贵州创业安心、投资放心、生活舒心,使贵州成为投资的洼地、创业的高地。要下大力改善贵州硬环境,加快推进贵阳至周边五省会中心城市2小时、至广州4小时的快铁系统建设,以及通江达海的高速公路构架建设,早日使贵州实现着从西南“地理枢纽”向真正的西南交通枢纽的华丽转身,更好地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圈和成渝经济圈,形成区域互动、共赢发展的新格局。

  “酒好还要会吆喝”。不然,贵州再美,也只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来过贵州旅游的人,无不由衷地赞叹:贵州看的比说的好。这就启示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新需要,巩固和拓展我省对外宣传和交流的平台,进一步加大对外宣传、创新对外宣传、提升对外宣传,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努力搞好经贸外宣、文化外宣、旅游外宣,把多彩贵州更多地展示给外界,让外界更好地了解多彩贵州,不断提升贵州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贵州的吸引力。

  六

  要在提高公民素质、保护生态环境中,进一步提升“文明的贵州”新形象。

  在贵州新形象的提升过程中,人是第一要素,也是最能动最活跃的要素,区域形象都是通过活生生的人、实实在在的事体现出来的。贵州新形象,不光要有亮丽的大厦、整洁的街道、繁华的商市、兴旺的村庄,更需要有生活在这块土地上人们的良好素质。经过多年来坚持不懈开展“四在农家”、“整脏治乱”、“满意在贵州”等文明创建活动,我省公民文明素质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随着韦正雄、李春燕、朱昌国、钟世鑫、阿里木等一批感动全国人物的不断涌现,贵州人的形象得到极大改善。但是,一些不文明现象仍时有发生,损害着贵州的形象。作为贵州人,必须树立“人人都是形象大使、事事关系贵州形象”的理念,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做起,通过自己的文明行为,为我们的家乡增添亮色。唯其如此,贵州的形象才会有大改观、贵州新形象的提升才会有大希望!

  保住青山绿水,就是保住我们生存发展的根基。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贵州无须人工“打造”的秀美山川、无须刻意描绘的民族风情、无须矫揉造作的热情豁达……这些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正越来越显现出无穷魅力,也越来越需要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我们要坚持用生态文明的理念引领新型工业化发展,在大力实施“工业强省”战略中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和自然和谐发展,让“生态之州”成为我省的一张响亮名片。

  七

  要在改善民生、团结协作中,进一步提升“和谐的贵州”新形象。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我省最核心的民生是收入,最突出的民生是脱贫,最急迫的民生是农村危房改造,最长远的民生是教育,最普遍的民生是社保,最根本的民生是就业。“领导干部开启发展快车,人民就能坐上民生快车。”各级领导干部要有“民苦我忧、民贫我愧”之心,有“去民之患,如除腹中之疾”之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最大公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尽职尽责办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事,满腔热情办好群众困难的事,特别要把保基本民生的安全网织得牢不可破。通过扎实推进民生工程建设,让群众行有好路、住有好房、学有好教、病有好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同步,让发展成果惠及全省人民,使为人民谋福祉的实际行动成为贵州最美的形象。

  平安稳定,和谐之要。要全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建立完善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及时预防和化解社会予盾。切实把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作为经常性工作,按照情况掌握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矛盾化解在基层、工作推动在基层、感情融洽在基层的要求做好群众工作。尽力畅通诉求渠道,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和谐社区、和谐村寨、和谐矿区、和谐库区等建设,努力构建“平安贵州”、“和谐贵州”,为全省改革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有了团结,任何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任何困难都可以战胜。处于发展关键期的贵州,尤其要把团结的旗帜高高举过头顶,以发展为重、以大局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把团结作为座右铭,不断巩固和发展全省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的良好局面,不断维护和增强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的团结统一,在全省形成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强大合力。

  八

  提升贵州新形象,重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贵州拥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干部队伍。但也有极少数干部素质不高、作风不好,存在“懒、散、软、粗、拖、飘”现象,损害了贵州形象,阻碍了贵州发展。我们要以全省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三项主题活动为抓手,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在创先争优、争比进位中树立奋发向上的干部队伍形象,在践行宗旨、服务人民群众中树立亲民爱民的干部队伍形象,在不畏艰难、勇于进取中树立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形象,在加快发展、推动跨越中树立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形象。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领导干部是贵州新形象的第一品牌、第一代言人,能不能提升贵州新形象,关键在领导,核心在班子。前不久,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指示,贵州要建设“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领导班子。全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带头创先争优,做团结、务实、勤奋、廉洁的表率,努力创造干事创业、求真务实、团结和谐、风清气正、艰苦奋斗的良好政治生态环境,更好地团结带领全省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今年是市县乡三级换届选举之年,要选好发展型干部、配强发展型班子,通过换届,换出新风貌、换出新形象、换出新局面,真正给党中央、国务院和全省各族群众焕然一新之感,决不辜负胡锦涛总书记的殷切希望。

  九

  提升贵州新形象,关键在开好局、起好步。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做好今年的工作,事关整个“十二五”时期的发展。错过开局时机,耽误的不只是一年,而是一个时期,甚至是长期的发展。

  开局之年,全省各项发展大计已定,关键在于抓落实。我们必须工作早安排、早启动、快推进。要在统筹协调中突出重点,在具体实施中抓住关键,坚定不移地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向下延伸,扎实抓好“十大民生工程”、“50项重点工作”,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发展。

  开好局、起好步,体现的是工作作风,传递的是发展信心,显示的是崭新形象。全省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一级带着一级干,层层尽力抓落实,干出“十二五”开局的辉煌成就,干出人民群众满意的业绩,为提升贵州新形象作最好的诠释。

  十

  蓝图已绘就,征帆正起航。

  提升贵州新形象,我们责无旁贷。让我们以珍爱之心,细心呵护、精心培育,不断提升贵州新形象;让我们以进取之心,攻坚克难、永不懈怠,为贵州新形象增光添彩,使贵州新形象在神州大地熠熠生辉。

  “东风好作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我们坚信,乘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东风,一个奋进、开放、文明、和谐的贵州,必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r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