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安顺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第01版
要闻

第02版
综合

第03版
社会
 
| 黔中早报数字报|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本站
 
2011年3月18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图书馆 缘何受冷落
2011-03-18

  本报记者 黄成义

  

  相对于书店的热闹场面,安顺图书馆可谓门可罗雀。期刊阅览室里,读者三三两两,显得十分冷清,一个拥有600多座位的地级市图书馆,只期刊阅览室有十多位读者,虽有外借部对外服务,但来人寥寥无几,作为市民精神营养最大供给库的公共图书馆,何以淡出公共视野?

  3月15日上午,记者在图书馆看到,阅读者基本是老人,鲜有年轻人。安顺图书馆位于虹山湖畔,环境优美,一些老人在早锻炼完后,来图书馆歇脚看书,这里成了老人们的精神家园,丰富晚年生活的地方。

  图书馆离我们有多远

  图书馆曾经的老读者,安顺学院美术讲师,44岁的周泽过去是个常到图书馆的人,80年代中期老图书馆还在南街时,每周排队借书还书一直是他美好的记忆。这些年他已长久不进图书馆了,在他那房间一壁的书架上,大部分为艺术类图书。他说,图书馆借不了这些书,随便一本都在100到200元,这几年,仅这些图书,就花了他数千上万元。周泽说,实际上,很多时候他都是在网上阅读。记者看到,书桌上是他通过电脑下载的艺术类资料。周泽说,安顺图书馆至今还没有电子阅览室以供免费下载服务。若有,他不会买打印机。像他这样搞艺术创作的人,下载打印资料花了他不少钱,他希望安顺图书馆建起数字阅览室,像他这样的艺术老师,需要图书馆的地方很多。

  周泽问道,读者在图书馆找不到自己需要的书,图书馆在读者心中还能有多大的吸引力呢?他曾兴冲冲地花了50多元钱办了张读者卡,可找遍了几个阅览室都没找到一本他需要的艺术类书籍,只得心有不甘地到书店买书回家了,其实,他心目中的图书馆不仅可以喝咖啡、休息,还可以听讲座。

  对老人们来说,他们青睐的始终是纸质书,68岁的刘香奇是安顺西秀区退休老人,喜欢写诗,自费出了本诗集,每天到图书馆俨然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通常上午看4份不同的报纸,与他共读的还有几位退休老友。老刘告诉记者,对于非专业研究的读者来说,读点报纸、杂志,图书馆就够用了。但这几年图书馆没有多少新书,在政府投入不多的情况下,他希望一些单位和个人把要处理的书捐出来,送到图书馆。

  图书管理员吴传芬在图书馆工作了20年,在她的记忆中,图书馆已经有好多年没有购藏新书了,每天面对门可罗雀的读者,她上班也没多大劲。记者翻看了图书管理员的登记册,自2011年元月以来,到阅览室读书的最多时候有16人,少的时候仅3人。据了解,每年图书外借办卡不过600人。显然,对一个近40万人口的市区来说,读者上座率、办卡量实在是太少了。

  多年不购藏新书

  安顺图书馆已多年没购新书了。馆长胡康芬告诉记者,上级每年给图书馆5万元购书款,去年购书款增加到8万元,定购了400多种杂志和报纸就没钱了。图书馆本非营利性公益事业单位,在财政拨款有限的情况下,图书馆不得不通过出租场地解决水电及一些人工开销,安顺图书馆把部分馆室出租给人办英语补习班、儿童美术班及一家律师事务所办公,靠这样的创收来维持运转,实在迫不得已。

  胡康芬说,建立数字图书馆是她们多年的愿望,她的前任馆长早在2004年就向上级部门申请开办电子数字阅览室,后来又呼吁多次,但由于资金问题,至今电子阅览室还未开办起来。

  按地级市图书馆达标规定,地级市图书馆要达到国家有关标准,每年财政投入不得低于1000万元,且具有50万以上藏书,年入藏不低于5000种图书,年外借量不低于20万册,图书馆面积不低于8000平米,坐席量不低于1100个。按照人口比例,260多万人的地市级图书馆应该拥有图书50到60万册。目前,安顺图书馆馆藏量仅17万册,每年购书经费5万元,面积3588平米,坐席量600人,从馆藏量、图书馆面积、坐席量、资金投入等方面看来显然远远不够。相较贵阳市图书馆,作为国家一级图书馆(地市级),贵阳市图书馆现有藏书74.8万册(件),订报刊1500多种,仅2009年,购书经费达135万元。除为读者提供馆藏书目的查询、全开架的阅览和外借、代借代还、资料检索等基础服务外,还充分利用网络技术、RFID技术,开通了数字图书馆。

  网络阅读让年轻人离开图书馆

  网络的普及正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图书馆,这应该是现今图书馆日益受冷落的主因。

  黄越是安顺二中高三的一名在校学生,因学校就在市图书馆附近,他过去是图书馆的常客,可现在却很少去了。小黄说,现在一上网,什么书都有,很多新书上得特别快,她基本都是通过网上阅读。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最近发布的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图书阅读与网络阅读的比例是34.7∶36.5,网络阅读首次超过图书阅读。 

  调查显示,50.7%的人认为网络阅读越来越盛行,借助于网络阅读的人比以前多了。“我几年没有进图书馆了,但网上阅读看了不少。”周泽说,“网上有那么多免费书,想读什么读什么,很方便。”有资料显示,截至目前,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达到1.32亿。根据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新浪网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调查,在2952名参与者中,81.4%的人首选通过的娱乐方式是上网,其中52.8%选择“读书看报”。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现在明显在网上读的书会多一些,天天面对着电脑工作,网上阅读更加方便时尚。 

  网络阅读,是年轻人离开图书馆的主要原因,而多年未购进馆藏图书,及功能单一,则是导致安顺图书馆读者大量流失的原因之一。在安顺西西弗书店,许多孩子正在看书,也有在里面写作业的。学生安安静静地看书,与图书馆成了鲜明的对比。其次,由于电子阅读的冲击,图书馆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喜欢阅读的人自然转向书店阅览和网络在线阅览。再有,安顺图书馆缺少电子阅览室,免费提供读者上网、下载、复印等服务,因此,它难以吸引年轻读者就可想而知了。随着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途径正逐渐多样化,安顺图书馆面对网络的冲击,迫切希望通过改进各种服务,吸引更多的人回到书桌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顺日报社 主办 版权所有©2007-2008

地址:安顺市西秀区黄果树大街 投稿信箱:asrbs@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