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 4月23日,是一个平常而又值得纪念的日子,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这一天为“世界读书日”,致力于向全世界推广阅读、出版图书以及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自这一年起,每年的“世界读书日”,全世界的广大读者纷纷走进图书馆、走进书店,大家好读书、读好书、购好书,从书籍中渴求知识、寻求营养。在科学日趋发展的今天,读书变成了人们的习惯和迫切需要。“世界读书日”正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而又有意义的日子。 安顺市图书馆是安顺唯一的一个市级公益性图书馆,在今年“读书日”到来之前,全馆职工认真做好为迎接节日的准备工作。从对窗口部室、书架、读者公共区域等进行仔细的卫生清扫,努力为读者营造一个温馨而又整洁的阅读环境和良好的读书氛围,到把书库中所收藏的一些好书(期刊)、热门书(期刊)收集整理上架,放在书架醒目的位置上,帮助读者指引借阅……大家翘首等待读者的光临。可是,这一切的准备工作并不尽如人意。“世界读书日”这一天,馆内如平常一样,人数寥寥,走进图书馆的读者不过数人。分析原因,“读书日”的宣传不够广泛,这样一个全球性纪念日,并不被社会公众所知晓。到图书馆借书、阅读并没有形成人们的一种习惯。 在这个休闲方式日益多元化,生活中到处充斥着娱乐元素的时代,“读书日”的氛围的确难以让人们产生兴趣,人们的心境难以从浮躁中平静下来。相反西方的一些节日,如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等节日却成了年轻人不可缺少的节日。每年圣诞节来临时候,书店邮局各种精美的圣诞贺卡铺天盖地,商店酒楼紧锣密鼓地装饰圣诞节日喜庆的氛围,就连报刊杂志的广告都开始出现庆祝圣诞节的套红吉语,满世界看到的都是彩色的圣诞树、白色的圣诞蜡烛、还有滑稽可笑的圣诞老人,所有的酒吧、茶楼、咖啡馆以及舞厅、KTV歌厅都沉浸在圣诞欢乐的海洋里。每年的2月14日,原本是西方的情人节,在我们中国却过得红红火火。这天巧克力、玫瑰花因为购买力高产生货源短缺而价格猛涨,我们的周围到处是烛光晚餐、火红的玫瑰、甜蜜的巧克力,到处洋溢着爱情的味道。由此可以想象这个西方的情人节,已经悄悄渗透到了国内无数年轻人的心中。这些情调浪漫、娱乐性强的西方节日对于我们年轻人而言,成为了欢聚的借口、泡酒吧的说词、放松自己的理由。而对于“世界读书日”呢?感兴趣的人却很少。 “读书日”也许不够时尚、不够浪漫;也许过于内敛、过于含蓄;也许过于单调、过于无聊……也许还有很多的也许。毕竟,读书是需要独处的,需要心静下来,需要用心思考的。很多的人自然就把兴趣转向那些不需要思考的、纯感官的娱乐节日上了,这便造就了这些娱乐性强的节日在中国是那样的火爆和隆重,也就使得 “读书日”的冷清和备受冷落,这无疑让所有热爱读书的人感到不解和悲哀。 联合国设置“世界读书日”,我想其目的并不是强求每一个人在“读书日”这天一定要拿本书去装饰“门面”,去做做样子。而是希望通过“读书日”能培养起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树立起读书的能力,形成读书意识。读书对于个人的好处自不必说,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如果读书氛围浓厚,市民的文明程度会越来越高,整个城市随之会变得更文明、更有内涵;反之,如果读书氛围淡薄,人们只关心吃喝玩乐,思想落后、缺少创造力,这座城市的经济、文化势必也会落后,城市的文明、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创新和建设一切都皆无从谈起。 近两年,全民阅读率处于“下跌”惯性之中,单从原来每天到图书馆的读者从数十人到现在仅寥寥数人,由此可以看出,不读书成了一个社会的通病。作为一个图书管理员,这使现状让我感到万分的遗憾和无奈。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我认为我们作为公益性图书馆,应该担起“挽救读书率”的责任。我们每一个图书馆工作人员应该努力工作,在现有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的阅读需求,为每一位读者尽到最大的服务。同时,应该争取到政府更多的支持,改善图书馆的公共设施、增加图书馆的藏书量。还应该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加大图书馆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对图书馆的认识,吸引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