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综合消息 毕节地区以百里杜鹃为龙头,掀起了旅游发展春潮。 4月12日到14日,记者深入百里杜鹃、织金洞、九洞天、乌江源百里画廊等景区采访,处处车行如织,人流如潮。在百里杜鹃国家森林公园的普底、金坡两个中心花区,大型停车场里停满了各种轿车和旅游车,川渝牌照的自驾游车队明显增多,而数花峰、醉九牛、五彩路、百花坪、马樱林等多个景点,看花者络绎不绝。在织金洞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接待中心,同样挤满了车辆和旅游的人群,一位重庆口音的游客说:“百里杜鹃甲天下,织金归来不看洞,一个周末欣赏两处美景,很值!”而有“喀斯特地质博物馆”、“世界岩溶百科全书”之称的九洞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也赢来了旅游的高潮。“过去,因为交通条件差,游客很少来九洞天。现在,三级油路通了,九洞天热了起来。”大方县九洞天资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发永说。 毕节地区有着众多的“国字号”旅游文化资源,织金洞、百里杜鹃、九洞天、草海等风景名胜区,属于世界旅游资源中的“孤品”、“精品”。大方奢香墓、黔西观音洞、威宁石门坎、赫章可乐遗址和纳雍滚山珠、威宁撮泰吉等文化遗产,以其民族性、原生态性,彰显着独树一帜的文化魅力。然而,由于受交通条件的制约,这些景区多年来养在深闺人不识。为了打破交通的瓶颈制约,近年来,毕节地区把旅游公路建设作为重头戏抓,短短一年多时间,修建了大方县鸡场乡到织金县八步镇、大方县马场镇到九洞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黔西县大关镇到乌江源百里画廊、大方县凤山乡到百里杜鹃风景区,以及百里杜鹃风景区内等多条油路,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以支嘎阿鲁湖为中心,汇集织金洞、百里杜鹃、九洞天、乌江源百里画廊等自然景观和大方奢香墓、黔西观音洞等人文景观的东部旅游带的油路交通网络。同时,为了吸纳各方游客,今年2月以来,毕节地区组团到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和省城贵阳推介,以“洞天湖地,花海鹤乡”为特色的旅游资源,并举办了以杜鹃花为中心的旅游节,拉动了旅游产业迈上新台阶。据毕节地区旅游局统计,今年一季度,毕节地区旅游人数达216.53万人次,比上年增42.5%,综合收入达15.15亿元,同比增48%。其中,百里杜鹃风景区在杜鹃花节期间旅游人数已超过140万人,旅游收入达7.3亿元,两项指标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创新高;织金洞风景区年初到4月上旬旅游人数超过4万人次,比上年增96%,门票收入160多万元,比上年增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