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市气象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对气候作出的初步预测,今年雨季开始期正常,在4月下旬中后期进入雨季。5月平均气温较常年略偏高,降雨量较常年略偏少。但5月下旬到6月降雨量较常年偏多。 去年冬天,全市平均气温为7.3~9.7℃,比历史平均值偏高,降雨量为17~57mm,比历史同期偏少,为明显干暖冬。主要有四次降温过程,凝冻程度轻于才常年。2月的月平均气温突破我市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同期最高值,使油菜、小麦生育期提前,油菜早苔早花现象普遍,并使茶叶萌芽较早,增加了后期霜冻危害程度。同时,今年雷雨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出现较早,2月26日~3月1日我市普定、平坝、关岭等地出现雷阵雨天气,部分乡镇雷雨中夹降冰雹;3月全市平均气温略偏高;四月中旬以来冰雹等强对流天气灾害较重,一些乡镇出现了强降雨。11日傍晚到夜间,中北部地区遭受冰雹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3806万元、农业直接经济损失13509.5万元4月18日傍晚到19日凌晨我市出现雷雨天气,有五个乡镇出现暴雨。 市气象部门根据前期天气特征及大气环流演变,预测夏季(6~8月)降雨量正常,时空分布不均,6月下半月降雨量较为集中,多大暴雨天气过程,居地有洪涝。夏季平均温度正常略高,其中6月略高,7月正常,8月略低。伏旱天气偏轻,8月下旬有中等强度的秋风天气。 初夏雨水较为集中,无明显洗手干天气,栽插期雨水满足。降水主要集中在6月下半月到7月上旬。此间多大雨和暴雨天气,局地可能会出现大暴雨。在多雨期易发生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干旱时段发生在7月下半月到8月上旬,有15天左右的伏旱天气,强度偏轻。 根据预测情况,市气象部门建议各地及时了解当地气象信息,抓住5月下半月的过程性降水及时打田栽秧,确保满栽满插。有关部门应提前做好防汛准备,尤其在降水集中期,严加防范可能出现的洪涝灾害。针对在多雨期易诱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降水集中期应加强对城市低洼地带等地质隐患点的监测巡查,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同时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各地应抓住有力时机,尽量安全蓄水,以备干旱期工农业生产用水和城乡生活用水需求。 (本报记者 古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