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古宇 年过六旬的徐国珍老人接到记者“谈谈青春时期一些记忆深刻的事情”的请求时,显得有些难为情。她感叹地说到,“六七十那个年代由于物质的极度匮乏,留给我们更多的是生活的艰辛。不过也有一些留在记忆深处的趣事。” “青春年少,烂漫多情,农村的女孩子也不例外。记得有一次我们几个姑娘一起去放牛,遇上了邻村的一群男孩也是来放牛。(由于几个相邻的村寨土地都是连在一起的,这种事情经常碰到。)于是他们就在对面坡上唱起了山歌逗我们,刚开始我们并不理会,可他们故意唱一些什么我们胆小、不会唱歌之类的激我们,我们不服气就回唱了他们,双方你来我往不知不觉地对起山歌来。那时候大家的思想不像现在这样开放。年轻小伙子逗姑娘,没有人会说什么,但是要是年轻姑娘和陌生男子搭讪就会被视为不正经。因此等到赶牛回家的时候我们相互约定要对今天发生的事情保密,回到家谁也不许提。可谁也没想到和我们一道来放牛的有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她可能不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回家告诉了她的父母。这可不得了啦,没几天这件事情就在村里传开了,还传到了邻村。这不仅引得父母的一顿臭骂,还被村里的大妈们说我们不正经,似乎我们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几个成了村里大妈们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父母也跟着我们遭殃,似乎在人前矮了半截。这件事情好久以后才在村里慢曼地淡去。” 说着说着,龙老太太来了兴致:“我们受了‘批斗’,都是那个小女孩惹的祸,我们就找机会找她撒气,几个人对她一顿教训,还记得当时她很委屈地告诉我们:‘我没说你们的坏话啊,只是说姐姐们今天唱山歌很好听,妈妈问我怎么唱,我就告诉她了。’直到今天,当时的那个小女孩还很清楚地记得我们是怎么教训她的,她觉得委屈的同时也很内疚,说早知道会让我们这样难堪,就是打死她一个字也不会说的。” “你说这事情要是放在这个年代,算个什么事情啊!不仅不受批评,没准还表扬我们大方呢?”老太太感叹地说道。 |